20年限速破局 旧观念被取代 从1991年《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出台到2012年废止,新的规范代替旧的规范,限速历史20年,破局已到来。 路未“出生”限速先定 一条路限什么速度,路没建之前,已定好了设计速度。 以前厦门的道路,参照的是“老掉牙”的1991年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4个级别,分别对应“设计速度”。 其中,城市快速路为8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一级主干道60公里/小时,50公里/小时;二级主干道5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三级主干道4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 以湖滨北路为例,城市二级主干道,对应的设计速度有两档:50公里/小时和40公里/小时。最终,取了下限40公里/小时。湖滨南路也是如此,一级主干道,可选择限速60公里/小时或50公里/小时。最后取下限50公里/小时。 云顶隧道按一级次干道建设,对应的设计速度有三档:5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和30公里/小时。而最后取的是中间值。 设计时速长期较保守 “在确定限速时,过去有一个倾向性,出于安全考虑,在速度与安全之间,会在合理值里偏保守。”相关人士指出。 但是显然,取最低设计速度,没有考虑到道路通车后的实际情况。“你让我们把车当拖拉机开吗?”这是一名市民在云顶隧道里的驾驶感觉,早在2012年10月份,导报记者就提出过质疑。 市民质疑的还有标准过时的问题,1991年的设计规范,早已不符合现代化城市和汽车性能。“湖滨北路和湖滨南路都那么直,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到底这个10公里是怎么区分的?”有市民质疑。 取最低限速标准,并没有给安全加码。导报记者调查发现,云顶隧道里时速超过40公里/小时的车辆比比皆是,限速40公里/小时的仙岳山隧道,超速车也很多,过低限速形同虚设。 给道路提速哪个部门主抓,是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屈指可数的提速只有环岛路、环岛干道和滨海西大道的部分路段等。 多头管理局面将改变 正如全市的窨井盖有很多管理单位,厦门的道路有22个路权管理单位。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刘忠全阐释,由于历史原因,道路标识、标线存在多头设计与管理,各部门在技术把关上有各自的看法和想法,导致一些标识、标线相互联系较弱,进而给市民驾车造成困惑。 谁也没料到,因为电子监控恢复记分机制,引发了从民间到媒体至官方,对限速等的共同关注,反映出厦门标识、标线的确存在漏洞或不足。 而从2012年5月起,“老掉牙”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了新的版本,修订了道路分类、分级以及设计速度。新标准把城市主干道分为三级,一级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二级可以60公里/小时或50公里/小时,三级40公里/小时。 过去,道路限速过低往往是诉求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此番关注空前,从参与的部门来看,和道路有关的交警、公路、市政等部门均参加,有全市22家道路产权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等。最重要的是,限速理念得到了改变。“安全不能松,但限速要合理。”刘忠全介绍,这是与设计单位讨论以后达成的共识。 据了解,厦门市政府已高度关注道路交通标识、标线存在的一些问题,年初已在着手解决,对存在多部门路权管理单位管理的,今后,将会统一规范、管理、设计、建设,明确责任。 |
相关阅读:
- [ 12-04]厦门警方公布1215个监控点 限速60公里以下不测速
- [ 02-28]厦门部分城市道路限速偏低 将清查后分类限速
- [ 11-04]详解隧道限速依据 厦门研究云顶隧道提速问题
- [ 10-19]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布岛内外9个限速测点
- [ 09-22]厦门环岛干道限速50公里 标准过低下月拟提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