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鹭江道治堵”成效初显 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唯山看来,站在城市发展的全局层面,施行航线调整,是“美丽厦门”的大势所趋。 王唯山口中的“大势”,主要是指针对鹭江道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的“破局”。 “鹭江道,是厦门老市区的‘交通核心’。”集美大学教授、交通问题专家林地球分析,鹭江道直接连接轮渡码头与中山路、厦大片区与厦禾路,是厦门老市区最繁忙也是最核心的路段,随着近年来鼓浪屿客流压力不断攀升,各种载客前来轮渡的旅游大巴、出租车、私家车沿路停靠、掉头,使得鹭江道拥堵现象日益严重。早在5年前,“鹭江道地下工程”就被列入市重点前期项目,但却迟迟未动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鹭江道承载太多,一旦开建,鹭江道的堵塞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数年的随时性全城大堵车。” 始于一个月前的航线调整,将占据上岛总人数8成以上的游客分流到东渡及嵩屿登船,帮助鹭江道好好减了把负。思明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吴兆昆透露,航线调整之前,只要碰上高峰时段,鹭江道常常会出现交通拥堵,但是“这一个月来,鹭江道几乎没有出现过拥堵,改善毋庸置疑”。 “航线调整不仅让鹭江道治堵成效初显,更是为今后盘活厦门岛内交通打下基础。”林地球说。 而调整之前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东渡会否取代鹭江道成为新的堵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应该不会。根据警方的统计数据,航线调整以来,每天有1500辆次旅游大巴、5000辆次出租车、2000辆次私家车在东渡邮轮中心码头周边频繁交汇,但交通组织仍比较顺利,道路依然畅通(详见本报昨日报道)。 国际邮轮母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培植透露,东渡的“胃”很大,码头可以容纳1000多台车,另外还有43个旅游大巴的车位和15000平方米的即上即下的公共交通集散平台,目前这些车位使用率达到70%-80%,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挖掘码头周边的停车潜力,并与交管部门一同总结经验,更科学地完善周边路线疏导、站点设置,尽可能减少对东渡的交通影响。 2、鼓浪屿变疏朗了 “也不知怎么就走到福建路,青草的芳香混合着环绕四周的鸟啼,我们忍不住驻足猛吸几口新鲜空气,感觉真好。”这样的赞许出自市民陈星海口中。陈星海已经好几年没上鼓浪屿了;听说航线调整后没有了“人挤人”,上周末,陈星海和家人果断来了个“故地重游”。 数据显示,最近几个周末,日均通过市民通道上岛的厦门市民达到1.1-1.2万人次。开始恢复“静”与“净”的鼓浪屿,重新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 岛上的空间变得疏朗了,这是多数市民与游客对航线调整之后的鼓浪屿发出的赞许。航线调整之前,“人挤人”俨然成了鼓浪屿的“常态”。福建省旅游学会执行会长彭一万曾分析说,以前上岛“载满就发船”的模式虽然看似方便,但却带来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扎堆——时间上,多数游客都挑选上午9点前后、下午2点前后的时段上岛,一时人满为患;空间上,很多人也都扎堆在码头所处的龙头路周边,与内厝澳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航线调整的目的,正是要消解这些拉低旅游品质的情况,让游客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实行需要提前选定日期航线船班的船班制、分两条航线同时发往三丘田码头及内厝澳码头、网络售票为主现场购票为辅……种种改变,让游客们改变了固有的上岛习惯。很快地,新的习惯养成了,游客自觉分散到各个时段上岛;旅行团也围绕着内厝澳开发新的旅游路线。 按照轮渡公司总经理黄育斌的话讲,航线调整引导游客感受到黎明、正午、黄昏的鼓浪屿,感受到龙头的移步易景和内厝澳的清新怡人,把鼓浪屿的美更加全方位地展现给大家。 旅游品质的提升还体现在很多细节:舒适的候船大厅、随船而奏的钢琴声、沿途所见的浪花、海鸥、岛屿以及一幅以鼓浪屿为心脏的城市图景——旅途即风景,登岛前的20分钟海上旅途,或许已足以让游客爱上厦门。 |
相关阅读:
- [ 10-27]厦鼓新航线调整运行满一周 鼓浪屿不挤鹭江道减压
- [ 10-27]厦鼓新航线经磨合渐入正轨 客流分开琴岛旅游品质提升
- [ 10-20]厦鼓新航线开通 新航线、新客船、新码头带来全新体验
- [ 10-20]厦鼓轮渡航线今起调整 市民和游客“分开”上鼓浪屿
- [ 10-20]今起厦鼓轮渡航线调整 最新上岛实用指南发布(图)
- [ 10-15]厦鼓市民通道启动身份验证 持假证别想混过市民通道
- [ 10-05]厦鼓轮渡时刻表将调整 市民从三个方向进出鼓浪屿
- [ 10-05]为保障游客出行顺畅 东渡邮轮码头增设公交线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