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舒适】 候船区座椅已达937张 细节方面也在不断提升。之前为游客所诟病的候船大厅座椅过少问题,已得到大幅改善。 昨日上午10点,正是客流最旺的上岛高峰,候船大厅的座位依旧有点紧张,但早先大批游客席地而坐的场景已经不见。 石金山告诉记者,目前候船大厅的座椅数已从最初的261张增加到了861张,算上候船缓冲区的76张,整个候船区的座椅数已经达到937张。接下来,港务集团还将在缓冲区再增加240张座椅,目前已向厂家下好订单。 此外,为方便出行的妈妈和宝宝,候船大厅还增设了一间母婴休息室。 石金山还透露,预计在两周后,将有5台自动售票机进驻候船楼,一方面为现场购票的游客提供更多便捷,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分流现场购票的游客。 【新闻述评】 新常态下的一个“城市更新”范例 全面深化改革催生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让厦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时代命题有了清晰的目标。在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上,厦门始终以“共同缔造”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包容性发展新合力,这次海上公共交通动线调整重构折射了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效用。 ●本报记者 江曙曜 昔日,厦门有“英雄难过美仁宫”的说法,形象道出厦禾路拓宽改造前交通的拥堵。现在,虽然少有人套用此话来调侃厦门一些路段的挤挤挨挨,但是“英雄怕走鹭江道”很长以来一直是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节假日自驾游的高峰期,鹭江道“车难行,车难停;人难走,渡难过”的城市问题,屡被网友诟病。“回趟鼓浪屿真的就这么难吗?”本地居民夹杂在成千上万的游客中暴晒排队,抱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显然,城市的管理者听进去市民游客的意见建议。10月20日早晨7点10分,一拨外地游客从东渡邮轮中心码头搭乘首班渡轮前往鼓浪屿,让酝酿讨论传闻已久的厦鼓轮渡航线调整的方案“尘埃落定”。 如果把它与之前的厦金航线迁移到五通码头,还有正在开展中的厦鼓海域旅游交通安全整治以及有条不紊开展一年的鼓浪屿整治提升行动串连起来观察分析,一项实现城市化动力结构转型的战略构想明晰可见——厦门市委、市政府正在从城市的特质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用主体功能拓展的理念,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已经在岛内核心功能区梯次展开了“城市更新”行动。 从这次的城市海上公共交通动线调整和重构方案的发布和实施,中央驻厦媒体敏锐地意识到厦门城市管理改革走出新的路径。一则发自新华社厦门支社的报道称,厦门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共同缔造”行动中,瞄准发展空间不足、增长动力不强、生态承载力趋于饱和等问题,以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带动经济转型,以“多规合一”突破城市转型瓶颈,以“共同缔造”创新社会转型机制,激活、置换、更新城市发展空间。 经济特区的最大优势在于整合资源。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道出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刻内涵。如何以“美丽”为导向,坚持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的原则,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的原则,实现“要素推动”的粗放式增长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发展转变?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制定了一条突显城市主体功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创新构想的“多规合一”规划系统集成,把全市实施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规划,划分为生态区、产业聚集区和城市生活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产业向相应的功能区整合集中,形成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格局。 一种城市建设管理的新常态——“城市更新”正在我们的城市生动有效地实践。“城市更新”,是21世纪“后现代”国际都市的一种思潮,一种方向,一种宣言、一种运作,目的是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升城市管理功能,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均衡供给,推动城市人文经济地位再上一个新阶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作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更新”与经济、社会、文化的“有机更新”,使“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由此看来,“城市更新”是主动适应城市发展,重新确定城市定位,注意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科学地规划和务实地改革。强调依托城市现有的山水脉络,避免城市在发展中大拆大建,以开发、改善、保护的方式,盘活用足主体功能最大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曾厝垵“最文艺的小渔村”就是“城市更新”宜居建设中的城市化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厦门的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在“发展品质之美”的导向下,更加重视破与立、传承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在鼓浪屿调研时就多次提出,鼓浪屿整治提升是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有效载体,是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环节。同时明确提出了以鼓浪屿为轴心整合开发厦门海上旅游资源的创想。 顺着这样的思路,解决鹭江道交通不堪重负的老大难问题与海上公共交通动线的重构结合起来了,海上公共交通动线调整与鼓浪屿整治提升行动并联起来了,鼓浪屿的回归静与净,与体现厦门城市功能优化、平衡城市快与慢有机联系,这样的流转环环相扣,事事关联,一举多得,一动皆活。厦鼓航线调整就像一只砝码,压动一连串改革的“开关”,自然被定义为“改变厦门城市空间结构”的一次行动。 以往,城市道路拥塞、区间不畅,许多城市想到的往往是砍树扩路的办法,这种被称作“切开瓶颈,下移梗阻”的做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应该说,鹭江道的整治也经历过就交通抓违章、就拥堵抓疏导、就挑贩抓现行的阶段,以致积重难返,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这次鹭江道整治被放在全面提升海上客运交通秩序和旅游环境质量的大背景下运作,按照“居民优先,客流分开,提升品质,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直指本心,切中要害,动一子而活了全盘棋,是城市管理的一次有指标意义的更新行动。从运行看,航线分流后不仅鹭江道“减负”,鼓浪屿的游客分布也较均匀,流量较合理,岛上旅游环境有了改善。 在全民旅游的时代,厦门贵为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对海上旅游交通动线调整势在必行。做足海的文章,盘活岸线资源,学习香港的做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今后实行码头建设运营与船务航线经营分离,合乎城市发展、有利游客观览,照顾了市民出行。 海上,帆桅林立;岸上,游客如云。鹭江道客流交通压力减轻后,将成为像上海外滩一样的著名滨海观景休闲大平台,码头驳岸的使用功能也可以进一步调整,引进高端游艇帆船靠泊。而乘船前往鼓浪屿的游客从上船开始,全程可以获得完整的旅游接待服务,包括交通、导游、观览、休憩、娱乐配套,增加了出游的附加值。今后对码头、船舶、航线的运营资源采取市场化配置后,还将带来海上旅游市场的增量变化,既让游客多了个性化的选择,也让厦门的海上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社会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观念、新做派、新成效,厦门在“城市更新”中走群众路线,创造性地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再造政府有效管理的流程,让政府的对外决策构想得到民众的了解和认可,最大限度地获取民众的支持,有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全面深化改革蹄急步稳驶上“快车道”。 |
相关阅读:
- [ 10-27]厦鼓新航线调整运行满一周 鼓浪屿不挤鹭江道减压
- [ 10-27]厦鼓新航线经磨合渐入正轨 客流分开琴岛旅游品质提升
- [ 10-20]厦鼓新航线开通 新航线、新客船、新码头带来全新体验
- [ 10-20]厦鼓轮渡航线今起调整 市民和游客“分开”上鼓浪屿
- [ 10-20]今起厦鼓轮渡航线调整 最新上岛实用指南发布(图)
- [ 10-15]厦鼓市民通道启动身份验证 持假证别想混过市民通道
- [ 10-05]厦鼓轮渡时刻表将调整 市民从三个方向进出鼓浪屿
- [ 10-05]为保障游客出行顺畅 东渡邮轮码头增设公交线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