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绘画 画画写作相互成就 席慕蓉是著名画家,她作品里的插画几乎都是她画的。前年,她在台东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展览给了她莫大鼓励。“画的是我的原乡内蒙古,共20幅。”她说,一直想画内蒙古,可是不敢,因为毕竟去的时间不长。“不敢画,又很想画,台东美术馆给了这么个机会,于是我豁出去了。”她坦言,展出后,她有说不出的兴奋,写了两万字回忆这次画展。 席慕蓉早年曾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成绩优异。“画画和写作是我的两个领域,因为画画,我的诗空间感比较强;因为写作,我的绘画文学性比较强。这些我自己并不知道,是很多人替我找到的。”她说,日本一位画家说,画家应该有文学的本质,对画画会有帮助。这两个领域在席慕蓉身上相互影响,共同成就。 谈原乡 我是个燃烧的蒙古人 席慕蓉用自己拍的照片,向大家讲述了她的原乡经历,讲到深情之处,她几度哽咽。 “我不知道有一天会踏上我父母的故乡,我的血脉原乡。我生在四川,父母逃难到达的地方,五岁以前我会说蒙文。”席慕蓉还清楚地记得,1989年,她和朋友从北京坐着吉普车翻山越岭到达内蒙古,看到草原像波浪一样起伏,她一直在尖叫。“那一刻非常难得,我像走在自己的梦里。” 席慕蓉说,你年幼时爱过你、对你有所期待的人,他们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故乡。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他就是学生的故乡。“我很羡慕很多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乡,而我一直是漂泊的。”她说,“踏上原乡的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原来故乡一直存在于我的知识里,我真的见过。”她说,她一直很喜欢画一棵树,孤孤单单,拖着长长的影子。踏上草原时,她惊奇地看到这棵孤单的树。席慕蓉记得那是傍晚时分,树影拖得长长的,一直长在父亲的草原上。 席慕蓉说,游牧文化非常丰富,它们和自然如此和谐,是一个广阔得不得了的全新世界。“蒙古族文化就像我生命中的火种,已经燃烧起来了,所以我是一个燃烧着的蒙古人。”她说,第一次看到父母的故乡时,就被蒙古族文化所吸引,这也成了她创作的分水岭,她掉进了对原乡的追寻里。以前外出,她常常带一本诗集,现在她更多地带的是蒙古史书。 24日,席慕蓉和专程赶到厦门的两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人员签了合约,对方要将她的两本散文集《蒙文课》和《追寻梦土》译成蒙文,出版两本汉文和两本蒙文散文集。“这是我最喜欢的两本散文集,一直希望能译成蒙文,现在终于美梦成真了。” 读者印象 她超越了时光 文/宝文 昨晚,建南大礼堂的毎一个可以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我原本以为,这棵开花的树仅仅属于我的青春岁月。但是,诗歌就是有跨越时间的感动力量,那些翘首聆听的人绝大多数正是鲜活的20岁。萌动的年轻,纯净的爱情,理想的情怀,那些古典的美,动人的字,会一直流淌在人类的心里。70多岁的诗人感动了这么多的人,开场时,她朗诵了自己的代表作《一棵开花的树》,声音平静而饱含力量,有种成熟的年轻。我完全不觉得她是一位老者,她站姿挺拔,优雅温厚,她已经是诗歌的精神,超越了时光,只留下了,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
相关阅读:
- [ 10-24]厦大吴春明全国性课题被撤销 科研经费全部冻结
- [ 10-22]"学霸"最爱百强高校榜出炉 厦大跻身文史类前十强
- [ 10-22]厦大马来西亚分校 一期工程近日正式动工
- [ 10-21]马家窑彩陶精品 昨起在厦大艺术学院展出
- [ 10-19]中国统计学年会在厦召开 由厦大等高校倡议发起
- [ 10-17]厦大回应吴春明事件四大问题 暂未发现其他受害女生
- [ 10-16]新华社追问厦大“诱奸门”:调查为何用三个月
- [ 10-15]厦大性侵女学生博导被开除党籍 举报者对结果不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