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人文旅游 > 正文

厦门一中首次征文比赛 三行诗写得好惊呆老师

2014-05-07 16:20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艺术教育,让学生收获“无用之用”。(记者 姚凡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还在用长篇大论来诉说你对学校的情意?来看看厦门一中的学生,他们只用三行诗就胜过千言万语——厦门一中日前举行三行诗征文比赛,高中生们写出“理工体”“周杰伦体”“中药体”等味道的三行诗。

至少在厦门,这是第一次在中学举办三行诗比赛。

疑问

高考作文“诗歌除外”,

学生们还会写诗吗?

每年,厦门一中都要在学生中举办“爱在厦门一中”的征文比赛,主题是抒发对学校的深情,一般是散文的形式。不过,在今年比赛开锣前,语文老师首先提出异议。

厦门一中高一年语文备课组组长钟斌说,我们担心,如果再延续散文的征文形式,学生会没有激情——毕竟有的人从初一年写到高中。

一中的语文老师把希望寄托于“三行诗”,指望它能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征文比赛“焕发青春”,因为“三行诗”既时尚,又“另类”,应该会吸引年轻的学生。

“三行情书”据说源自于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一种诗歌体裁,以某事物为主题,要求作者以60字或80字以内、排列成三句的诗歌形式表现出来。

这几年,三行诗在高校风生水起,不过,很少有中学生“触电”,一中的老师其实心里也没底,厦门一中副校长欧阳玲说,现在连高考作文都要特别标出“诗歌除外”,学生们还会写诗吗?我们忐忑不安。

表现

不仅是量,质也震撼了老师

结果出乎人意料,为期半个月的征文比赛结束后,这所学校高一年段和高二年段,每个年段都有800多名学生上交征文,即八成左右学生都参与了,有的班级,全班学生都交稿了。

钟斌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火爆——过去的比赛上交的征文量可能只有这次的一半。

不仅是量,“质”也震惊了老师。钟斌对其中几首印象颇为深刻,他不断地点评说,这首颇有周杰伦歌词的风范,那首运用了“三两、六钱”,开出了“中药味”。还有人运用陌生化体——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故意采取的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

语文老师们挑灯夜战,每个年段挑出了80首获奖“三行诗”,挑选的标准是:首先它必须是诗,写出诗的意境,其次,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不过,钟斌也承认,有些写爱情的诗,由于不切合主题,没能入选。

意义

诗歌价值在于“无用之用”

在一个不写诗的年代,学生们还能写出这么情真意切的诗。钟斌说,这有学生年龄特点,也归功于学校的诗歌教育。

在现在的高中,有门必修的选修课《诗歌散文鉴赏》,在不少学校,由于高考不要考诗歌,这门选修课总是被草草处理掉。一中则采取折衷的办法,将其浓缩在一段时间内上完。

钟斌说,要跳出功利的角度来看有用或没用,诗歌的价值是在于无用。

他说,我们认为,高中在于打精神底子,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歌是“无用之用”。

“三行诗”精萃

○生化体          

我的同源染色体

就算三年后注定分离

也早已把我的心,交叉互换

——陈思远 (特等奖)

○陌生化体         

偷偷地将你的影子剪下

伴以青梅入酒

入口 三分寂寞 七分温柔

——符帆(特等奖)

宋词在剥我的心,数学题在想我

多年后回忆偷了我盈眶的热泪

母校 我在这里 怀念你。

——周媛(一等奖)

○周杰伦歌词体       

以每一次冥思的闪光将墨之乌沉研成酒之浓酽

趁醉挥笔为剑,面前纷叠的浩繁飞雪如何地手中凌厉寒光?

燃烧不灭的凌云心事撕开了慢慢黑暗,逞曦光。

——徐博文(一等奖)

○哲理体          

没有悟道的佛

是没有开花的果

是未到厦一的我

——许泗杭(特等奖)

○传统体          

士当弘毅行自敏,人应恪勤日更新,捷中振万本第一

笔走墨蛇施锦绣,身舞龙姿显鹰扬,韶光皆付寒窗中

太阳未展敛华光,三秋圆满黯金乌,寸草犹思报春魂

——李钺钒(特等奖)

○中药体          

三两强化,六钱名著,九分英语世纪报

红白檐下

酿一盅青春琼浆

——谢佳敏(特等奖)

○白话体          

“翘掉晚自习跟我们去看电影吧。”

“不了,你们去吧。”

我要刷强化。

——高文昊(一等奖)

○亲切体          

多年后我可否靠在你沉默的肩膀

让我斑白两鬓靠在你红色砖墙

回忆我天真如初 你年轻依旧的模样

——符帆(一等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