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房舒/文 陈巧思/图 实习生 常瑶珍)掀开环岛路的美丽面纱,这条最美道路,正在陷入一个两极矛盾:一方面,供给游客、市民的服务很单一又雷同,泡爪、椰子、自行车、挖沙等;另一方面,这些主题单一的项目中,却出现了种种乱象。 昨天,专家为环岛路献计献策。 活动主题过于单一 加强节点设计安排 从会展往椰风寨走,一路上都是泡鸭爪;环岛路沿线,一路上都在卖椰子;整条环岛路走完,一路上都有观光自行车……高级建筑师廖宁说,环岛路的这些现象是“活动主题太单一”。 他解释,环岛路的每一段,尽管政府部门都做了规划,比如像音乐广场、书法广场等,每一段都有主题,但是,每一段的“活动主题”趋于单一化,“在这里骑自行车可以,烧烤也可以”,在那里也可以。 究其原因,是没有把人的主体行为做一些区隔,没有把每一段的主题和内容结合起来,结果,小商小贩抓住了其中的商机。 他认为,规划时应当考虑环岛路的容量,重在节点的设计安排,沿线的连续性和完善性,比如观光自行车系统,应结合绿道系统进行考虑,不只为游客设计,还应为市民着想。 增设便民小服务点 政府指定地点经营 廖宁认为,环岛路沿线的服务,要在人性化的“小”上做文章。 “游客吃点点心,买点水,是必需的。”他说,但环岛路的餐饮是较大的餐饮,不是最直接服务的休闲小憩场所,“前几年出现一个比较糟糕的情况,刚开始建的以为是便民点,结果一做就是餐厅、餐饮”。 他说,整治乱摆摊要有堵有疏,疏是针对旅游节点,要有必要的小配套,应该要有更加亲密接触的服务点,以人为本的设施。 厦门可以向东南亚学习,在人流量高峰期,海边的小服务点“推一个很有特色的仿动物小推车”,但是必须要按照政府指定的地点经营,这些活动设施才可以起到作用。 依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商业服务点往往设置在马路对面,廖宁分析,厦门的环岛路车速较快,限速在五六十公里/小时,服务点与行人的联系较差,在黄金周特殊时段,应考虑从安全、资源保护角度,通过公交系统等设置,做一些必要的人流量疏导。 |
相关阅读:
- [ 05-05]治理环岛路考验当地“治”慧
- [ 05-05]旅游定位存在先天不足 六大问题困扰厦门环岛路
- [ 05-04]泡鸭爪椰子壳“侵占”环岛路 整治后乱象未断根
- [ 04-24]保护环岛路 行动要趁早
- [ 04-19]厦门环岛路一男子海中溺水 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 [ 04-15]厦门环岛路海边漂浮死猪 最近一个月已发生十几起
- [ 04-15]开着电动三轮车横冲直撞 最美环岛路摆摊煞风景
- [ 04-15]环岛路将增加两处人行小道 方便市民进出公交车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