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上老建筑在改成家庭旅馆后,原本的红砖灰墙被涂成了各种颜色。 鼓浪屿 昔日风味老别墅 今日“花脸”旅馆 阳光、沙滩、中西结合的老别墅以及漫步在小巷内不时入耳的鸟鸣、琴声……在鼓浪屿土生土长的诗人舒婷记忆中,“以前你在鼓浪屿路上走,可以看到小孩子拿着书写的画夹,在树下、在小巷头专门做书写……” 而今,昔日宁静、浪漫的“音乐岛”已变成喧闹的“烧烤岛”,烧烤摊随处见,颜色鲜明的家庭旅馆比比皆是……过度的商业化让不少熟悉昔日鼓浪屿的网友发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鼓浪屿”的感慨。厦门许多民俗专家、学者也都担心,过度商业开发,或将严重影响到鼓浪屿“申遗”。 2007年7月26日之前,鼓浪屿并非今日这样,人流量更没有这么多。甚至为了留住上岛游客,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管委会还推出轮渡票价分时段减免优惠办法及鼓浪屿夜间旅游配套措施。随着福厦动车的开通,单日超过10万名游客进岛,鼓浪屿变得不堪重负,轮渡票价分时段减免优惠办法不得不紧急叫停。 如今,破墙开店等现象在鼓浪屿上屡禁不止。在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的记忆里,鼓浪屿上的老建筑,原本中西结合的特色是红砖灰墙,但不少家庭旅馆为了追求个性化的外观,让这种色彩消失了,改变了原来老建筑的外观色彩,将外墙涂成了黄色、粉色,有的甚至改成更具个性的橘色,于是岛上的建筑出现了“红黄、翠绿”风行的现状。 厦门市旅游局原副局长、民俗专家彭一万认为,鼓浪屿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岛上有1200多栋饱含厚重历史底蕴的老别墅,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老建筑外观渐渐褪色斑驳,内部结构出现老化,家庭旅馆在不经意间让老别墅焕发新生。通过民间资本来修护老别墅,开家庭旅馆,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拯救了风雨飘摇的老别墅,还留住了游客,但是老别墅的新生应该是源于它自身:它的历史底蕴,它的文化风韵,“如果任由外力粗暴地改造老别墅,就会耗尽老别墅仅存的生命力”。因此,只有规范家庭旅馆的发展,才能让鼓浪屿老别墅风味留存更久。 |
相关阅读:
- [ 09-24]国庆期间福建13景区门票降价 厦门景点不降价
- [ 09-20]中秋假期首日厦门景点附近堵得慌 50米路走20分钟
- [ 09-20]假期首日厦门景点附近堵得慌 50米路走20分钟
- [ 12-17]厦门景点胡里山炮台
- [ 10-02]截至昨天下午至少有5万辆车涌入厦门 景点告急!
- [ 05-01]天公不作美五一厦门景点遇冷
- [ 11-10]岛内游客扎堆岛外人气低迷 厦门景点接待严重失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