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等禁行车辆也来“添乱”。
仙岳路一堵,周边道路也遭殃。
1号“堵点”:
江头中医院路段
拥堵原因:两大主动脉交会、500米内9个出入口、禁行车辆“添乱”
横贯东西的仙岳路,与南北走向的成功大道,在中医院附近交会。数据显示,仙岳高架江头段出口(西向东)的日均车流量为51689车次,有近77.35%的车辆从该出口下桥;仙岳高架江头段进口(东向西)的日均车流量为57235车次,有近77.51%的车辆从该进口上桥。几乎每天高峰期,交通滞留现象都要在这里上演。
记者在现场数了一下,仙岳路从东向西的中医院路段长500米左右,不过,通往仙岳高架和成功大道、中医院、祥店、薛岭社等处共有9处道口。有一种说法:这里一旦发生事故,马上开始拥堵,像一盘死局,解都解不开。
“中医院门口马路有十七八个车道,堪称全厦门最宽,为什么还会堵?”车主张先生分析说,成功大道下桥进入仙岳路的车辆密集,需要一个比较宽的匝道口作变道缓冲区,偏偏这处匝道口的变道缓冲区域十分狭窄,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嘴巴大脖子小,不哽住才怪!”
此外,各种遭禁行的非机动车辆也来“添乱”——记者在现场看到,电动车、三轮车穿行机动车道,有的甚至直奔仙岳高架桥。今年9月底到10月中旬,仙岳路上涉电动车的交通事故近50起,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58.23%。
2号“堵点”:
武警支队高架桥段
拥堵原因:商圈车流多、车辆乱变道加塞、匝道事故多
记者发现,岛内十10大拥堵路段排行榜中上榜次数最多的,要属仙岳高架武警支队路段。
这个路段的堵点同样在匝道口——上下高架桥的匝道口附近是嘉禾路,不远又是SM商圈,在地面车辆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车流从高架桥下来,加上公交车站就在下桥口的300米处左右,一到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就直接排队到下桥口,匝道口上的车主只能拉起手刹等待。
“如果公交车站迁移一段距离,高峰期或许就不会堵到匝道口的车流。”家住附近小区的一名车主建议。
上不了,下不去,于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据统计,8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武警支队上下匝道口附近,主要原因是车辆在通过匝道时,未按规定车道排队上下桥,随意变道、加塞,结果造成“小事故、大堵车”。
此外,仙岳高架武警支队路段还有一个“先天性障碍”:上下匝道处桥面上结构较低,遇到强降雨就积水。今年的几场强降雨,记者在现场看到,积水超过30厘米时,车辆就几乎无法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