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无物业小区管理有一套:物业的事居民共同来做
名仕阁小区 东南网11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 通讯员 郑伟明 王贺生 文/图)走近海沧兴旺社区名仕阁小区,你会看见:进入小区的道路已铺上了红地砖,路面变得干净了没有污水,自行车则有序停放在小区里……这一切让你很难相信,这么整齐有序的小区竟是个无物业小区。 其实,就在几个月前,这个小区的门口曾堆满垃圾没人打扫,道路上污水横流无人过问,小区车辆随意停放经常挡住去路。 目前,全市都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社区新的管理模式,这个无物业小区在短短几个月华丽转身,这引起了导报记者的好奇。近日,导报记者走进这个小区,试图揭秘小区居民共同创造出的新管理模式。 变化:小区干净了,居民开心了 时隔4个月,再次来到名仕阁小区,这里的变化着实让人感到很意外。 这个位于新阳工业区的小区,大门口刚好是一个夜市,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少人来逛。 小区共有202家住户,由于规模小,之前的物业公司退出管理,小区成了“没娘的孩子”。 在不少人印象中:原先,小区门口的道路坑坑洼洼,还堆积了大量的垃圾,而且临街经营餐饮的店面长期排污,导致店面后门的排污口堵塞。 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 小区门口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道路修得很平整,铺上了红地砖,花坛也修起来了,垃圾不见了,污水入管道了,臭味也没有了。 再往里面走,原先堆积在小区居民楼下的垃圾也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停车场里的车子有序地停放着。墙上乱“爬”的电线也变得整齐了。 你完全就看不出,这个小区已经没有物业管理快1年了。“这样的小区看着也挺舒服的。”在名仕阁小区楼下,导报记者遇见了正在散步的老李,他说,自从小区原先的物业公司退出管理之后,小区就陷入了脏乱差,他也就不爱在小区楼下散步了,有些时候宁愿躲在家里。 如今,小区变得干净了,老李又喜欢下楼了。看见小区环境变化,老李和名仕阁的不少居民都觉得很开心。治理:小区的居民一起来参与 “没有物业,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管理好小区。”一名业主说,正是小区居民一起努力,才会有大变化。这就是名仕阁能有这么大变化的秘密之所在。 去年,在全省进行“点线面”攻坚建设时,兴旺社区居委会曾对小区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当时,小区居民对小区的管理热情还不够高。不过,今年,兴旺社区成为“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试点社区之后,小区的居民对整治小区环境热情度高涨。 像小区居民戴阿安自己掏腰包,在小区内的空地上建立停车场让居民停放车辆。居民吴炎钦则发动居民,一起动手,清理小区花坛里的垃圾,平整小区地面,让小区停车场的面积增加。 在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区环境变美了,停车难题也得到了解决。 同样,一个一直没解决的老问题,也是在小区居民一起努力下消失了。 原先,小区临街经营餐饮的店面长期排污,导致店面后门排污口堵塞。 面对这个问题,小区居民宁荣良和沿街店面的店家一起商量解决之策。后来,大伙一起筹集资金,购买了水泵来清洗下水道,并组织人员及时清理被堵住的污水。 就这样,在小区居民主动参与下,这个没有物业管理所遭遇的难题一个个被解决了,连小区入口道路也有居民主动出资来修整。 模式:居民自发成立自治小组 小区没有物业,要让小区一直有序保持下去,那要怎么办? 小区居民们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居民一起自发推选成立了7人自治管理小组,并在管理基础上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管理。“我们还制定了文明公约,这是由小区居民讨论出来的。”业主宁荣良是小区自治组织的发起者之一,他说,小区自治组织负责筹集社区事务管理经费,每月按时深入居民家中收物业费,对日常社区事务开支做到公开透明。 据介绍,小区自治组织成立以来,每月物业费收取率达96%以上。 另外,业主们还充分利用小区资源,在小区空地建停车场,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合理收取停车租金作为物业管理费的补充,探索出“低成本运作”的无物业小区管理模式。 在这个管理模式下,小区很多项目都得到了落实,22个改造完善项目已完成14个。近期,40多家商户又出资一万多元,完成了店面台阶砖化项目。 小区的一名业主说,此前居民群众饱受垃圾之苦,现在环境好了,他们不少人就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共治成果,认为自己也有责任管好小区。 此外,兴旺社区也将听取群众对小区业委会在环境卫生保洁、治安维护、物业费开支等方面工作的评价。 在对小区的自治进行评定后,社区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小区业委会进行奖励,调动业委会积极性,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管理。 |
- 2013-10-31福州268个无物业小区下月完成整治 或社区统一管理
- 2013-10-15兴旺社区名仕阁:无物业管理靠“微自治”
- 2013-09-03仓山区人大检查视察社区物业管理和无物业小区整治情况
- 2013-08-22福州无物业小区长效管理,路在何方?
- 2013-07-27福州鼓楼区斥资6300万改造60个无物业管理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