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泼冷水:厦门没有真正的有机蔬菜
厦门晚报讯 厦门目前尚无严格意义上的有机蔬菜——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应善于辨别,不要多花钱去买所谓的“有机蔬菜”。 超市 无公害菜当“有机”卖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大型超市生鲜区,并没有看到明确标注的“有机蔬菜”,只见到“无公害蔬菜”和“精选蔬菜”。其中某品牌“无公害蔬菜”包装上用大号字体标注了使用“有机肥料”字样。记者看到,这些无公害蔬菜及精选蔬菜的价格基本上都是普通蔬菜价格的两倍以上。一斤无公害萝卜的价格,几乎是普通萝卜价格的四倍。 在体育路某超市,记者询问导购员是否有“有机蔬菜”,她指着一旁的“无公害蔬菜”说,“这就是,都是一样的。”她表示,这种“有机蔬菜”卖的不错,现在正做“买一送一”促销活动。在几家小生鲜超市,导购员也表示,“无公害蔬菜”等于“有机蔬菜”。 业内 有机认证小企业难承担 厦门有机蔬菜领跑者听溪农庄张总监说,他们现在的蔬菜目前还不能称为有机,“在今年11月底前都属于有机转换,处于有机转换期第二年。”他介绍,有机生产经过申请、监察机构检查完成后,进入2-3年转换,颁发有机转换证书,在转换期间生产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产品销售,只能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转换完成后,颁发有机证书,才算是有机产品。 “有机认证的成本很高,而且很复杂,包括了种植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水土就需要两到三年的改良期。在地块上也有要求,如轮作、休耕等,比如第一批种番茄,种完后要休耕两三个月,再轮作其他农作物,这样做是避免虫害等问题。”张总监说,“现在厦门没有一家蔬菜生产基地敢说自己是有机产品。像我们这样正规去做的,都还不属于有机,要等11月底的证书。” 农场 以“宅配菜”吸引市民 “有机蔬菜”难买,一些市民选择退而求其次——宅配菜。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家位于长泰的天成农场宅配菜的忠实客户,“因为我自己有种菜,所以知道菜的产量是很小的。他们的菜常常没货,这才是正常的,我比较信得过,常常订菜。” 天成农场负责人郑女士说,他们并非有机产品生产企业,但可以给市民提供蔬菜宅配,“中国的有机认证和国外的不一样,我们是按照有机的标准种植,但没有做任何认证,种自己敢吃的蔬菜,顾客信得过,就会订。有机认证的成本高昂,一般企业无法承担检测费用。”郑女士说,他们没有搭棚,所以在面临季节交替期,产量就会减少。 “我们主要是以消费者认可的模式经营,很简单,他们信赖我供的菜,我就卖菜,跟客户点对点,没有经过第三方。”业内知名的蔬菜种植主老杨说,他的基地在同安,由于自己配送成本较高,他选择以物流形式将蔬菜配送到市民餐桌。 记者 王晨程 |
- 2013-05-15超市有机蔬菜标签现李鬼 贴相似标签菜价贵好几倍
- 2013-03-21两大学生的庄园梦 承包了20亩的农地种植有机蔬菜
- 2013-03-06有机蔬菜不一定健康 有机肥污染多
- 2012-11-29尤溪:林博会后有机蔬菜更畅销
- 2012-06-05“懒汉”种出健康彩蔬 有机蔬菜受市场热捧
- 2012-05-07有机蔬菜"无稽"之谈? 泉州市面上多为普通蔬菜
- 2012-05-07泉州有机蔬菜价超普通蔬菜10倍 多半是“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