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十年票改路难走 游客之多成不能承受之重
这个过程,有些戏剧性。 2004年9月21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从2004年12月20日开始实行票改。11月27日,市政府通过厦门电视台宣布票改推迟,原因将由市政府通告说明。 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媒体刊登通告称:“因部分设备未到位,系统调试无法按时进行,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鼓浪屿票务制度改革方案推迟至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2005年3月25日,市政府又对外宣布:“《鼓浪屿旅游票务制度改革方案》公布之后,各方面意见尚不一致,为了进一步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修正和完善方案与措施,经研究决定暂不执行。” 至此,8个月内3度推迟票改时间,酝酿两年的票改,实际宣布流产。 反思票改 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10年前的那次票改,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历时两年多方研讨论证,最终仍流产。”一位申遗顾问直言,当年的那次流产票改,值得我们现在反思。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票改流产有两大原因:行政体制的制约、利益平衡的考量。 2003年发起那场票改时,行政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当时,思明、开元和鼓浪屿三区整合为思明区,又成立了鼓浪屿管委会。”鼓浪屿管委会一位官员说,因为鼓浪屿既是风景区,也是居民区,并设有街道办,不能因为“区政府”换成“管委会”的招牌,就改变了居民区的性质。当时有声音提出,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票改,不合时宜。 票改流产的最大压力,来自眼前利益和长远未来的博弈。“在当时,眼前利益赢了。”这位官员说。 赞成者认为,高票价能控制入岛游客数量,提升鼓浪屿旅游品质,保护岛上风貌建筑;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票改施行后,许多利益必将受损,进而影响鼓浪屿今后发展。“2003年,进鼓浪屿的游客425万人次,数量不多,票改主要是优化游客结构。”厦门市政府的公开材料显示,当时票改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限制低端游客,提高鼓浪屿的档次”。“如果当年的票改能顺利实施,鼓浪屿或不会出现如今这样游客爆棚的状态,也可能不会出现如今低端文化泛滥的局面。”一位参与当年听证会的代表说,票改必然会牺牲鼓浪屿的部分利益,但发展鼓浪屿要从长远看。 事实上,鼓浪屿票改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会牺牲部分利益,会有反对声音,但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从全局、从长远的角度看。”申遗顾问彭一万说。 |
- 2013-10-2220年前控制鼓浪屿人口 打破小岛"生态平衡"
- 2013-10-2220年前控制鼓浪屿人口政策 打破小岛"生态平衡"
- 2013-10-22鼓浪屿三棵大榕树被砍烧 三个部门都说不管
- 2013-10-22鼓浪屿417岁老榕病了 树叶都掉光光
- 2013-10-22鼓浪屿古树约180棵 最老的榕树467岁
- 2013-10-2220年前控制鼓浪屿人口政策 打破小岛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