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在厦门市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厦门日报: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厦门,您认为哪个词最恰当? 邹德慈:温文尔雅。任何外地人,无论他们是从大城市来,还是从小城市来,都会感受到这种气质。从这二三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来看,不少大中城市都难免带有“浮躁”的特征,但厦门却没有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这也正是厦门一直以来都很“迷人”的原因所在。 从对台禁地到旅游胜地,厦门这几十年的发展,是海峡两岸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尽管变化巨大,但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美丽城市的“温文尔雅”的特性,却丝毫没有改变。 城市发展要追求“真、善、美” 厦门日报:这部战略规划,“美丽”是关键词。您是如何理解“美丽”的? 邹德慈:美丽,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透视一座城市的美,我们又可以看到两个层面:外在的,是形式的美,包括城市的街容街貌、山水公园等,使人赏心悦目;内在的,则是内涵的美,指的是城市的气质,以及这座城市给市民群众的幸福感。 现在,厦门把“美丽”上升到战略规划的首要位置,体现的,是这座城市的远见卓识。 厦门日报:打造厦门的美,您有何建议? 邹德慈:出台这个规划,为将来的更美丽的厦门搭建起了稳固的框架,很及时、很重要、很必要。当然,有战略,还需要有战术,希望厦门能够尽快在宏观上、中观上、微观上把有关战术具体化,让厦门的美,更快地浸透到市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厦门日报: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研讨会上,您频繁提及一座城市的“真、善、美”,您是怎么看的? 邹德慈:这简单的三个字,体现的,实际上是一座城市发展的价值观。真,不夸大,不夸张,不浮躁,不要为形象工程而盲目攀比;善,就是要关心城市里的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每一个居民,通过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人人都有家的感觉;美,意味着城市建设要遵循“尺度”、“法度”以及美学的基本原理,让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当然,对于国外的成果,我们也不能盲目迷信,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新型城镇化建设 厦门应成样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访谈 人物名片 唐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改革开放到今天,时代赋予特区新的责任,要求更高。对厦门来说,我认为,应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成为样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厦门的功绩将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和试验场的作用。 ——唐凯 文/本报记者 殷磊 厦门日报:您如何看待厦门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这件事? 唐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在转型期的战略思考和研究。这里的“美丽”不是狭义的美丽,我们在说厦门美的时候,实际上是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方方面面的肯定,内涵是非常广的。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是对厦门时间、空间、“人间”的一份全面报告,逻辑清晰,内容全面,在整体方向上,与中央要求一致。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可以说是正当其时。美丽厦门建设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党建保障行动”具有独创性 厦门日报:近年来,很多城市都着手制订城市战略规划,您认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讨论稿有哪些让您感到眼睛一亮的地方? 唐凯:在“十大行动”计划当中,讨论稿专门提出了一项“党建保障行动”,这是具有独创性的。多年来我们在做规划工作,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厦门日报:您认为在转型发展的当下,厦门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唐凯: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责任是“杀出一条血路”,在经济改革方面开拓一条新的道路。改革开放到今天,时代赋予特区新的责任,要求更高。对厦门来说,我认为,应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成为样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厦门的功绩将不亚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和试验场的作用。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应当态度积极,因为这是新形势下我们面对新问题必须要走的道路,这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又要非常慎重,因为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走上粗放型发展的老路,历史证明这是一条死路。 |
- 2013-08-12霍金龙:建设美丽厦门 应做好旅游接待
- 2013-08-12彭一万:美丽厦门是蓝图 文化应是灵魂
- 2013-08-12方和荣:经济发展转型是美丽厦门的基础
- 2013-08-11动脑动嘴动手 共同缔造“美丽厦门”
- 2013-08-11解读“美丽厦门”三大战略: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
- 2013-08-11厦门树五大城市目标 勾勒“美丽厦门”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