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率先在全国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医疗保险
信息化服务 送到市民身边 如何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我市建设统一、高标准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参保人员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保险赔付。2011年通过升级改造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费用,方便参保人员在全省范围内的就医结算。 同时,建立医保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医保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有效运作和资源共享,市民只需“一张卡、一个电话”,就可自助实现看病结算、查询费用、咨询政策,既节约资源,避免在社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来回奔波,又减少中间不必要的麻烦,提升效率,极大方便群众办事。2010年以来,在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各级社保经办大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放置就医服务一体机,实现参保人员社保业务查询、门诊自助挂号、医保自助结算、医疗费用金融支付等就诊业务的自助受理功能,为参保人员构建一个便捷、高效的自助式服务平台。目前,“自助服务一体机”正逐步放置到车站、商场、机场、BRT、码头等公共场所,真正将医保公共信息化服务送到市民的身边。 此外,我市率先在全省启用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中心。12333实现公众咨询、信息创建、业务受理、信息反馈、投诉举报、统计分析及决策等一体化的处理与管理,使百姓咨询有路、投诉有门。目前平均每天受理话务量超过6000人次,平均时长2.4分钟,成为人社部门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在全省率先启用社会保障卡。市民持卡就可以办理就医、购药、结算以及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培训、参加社会保险等所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目前社会保障卡的应用领域还覆盖到卫生、公积金、图书馆等部门,并将逐步扩大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声音】 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李钦辉: 厦门在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始终坚持“制度统筹设计、业务归口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信息系统统一、待遇城乡平等、服务网络一体”的理念,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管理部门一家、经办机构一个、信息系统一套、筹资标准一样、待遇享受一致、城乡服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幅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 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小病无忧、大病不愁”的保障目标。 本报记者 黄怀 通讯员 胡晓牧 |
- 2013-07-03解读《关于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相关政策
- 2013-07-01"七一"起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可报50万
- 2013-07-01"七一"起一批新规实施 职工医疗保险最高可报50万
- 2013-06-28福建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下月起调整缴费基数
- 2013-06-24福建调整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 最高12021元
- 2013-06-14漳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合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