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市委书记持续推动 厦门"三连冠"只是文明加油站
“市民的努力”与“努力为市民” “万派争流一岛横,衣冠自昔有贤声。向来未得窥全胜,此日图中指掌明。”在清朝诗人薛起凤的《鹭江志》中,协和的韵律写出厦门山川的美,广为流传。 在中央级媒体看来,具有这种“韵律美”的不只是厦门的秀美山川,还有厦门的文明创建。在多年文明创建中,厦门把“市民的努力”与“努力为市民”错落有致地“对仗”成别具一格的文明长效机制。 “要说厦门的文明城市创建,我们最重要的经验是把创建过程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于伟国说,以人为本,才能全民受益;全民参与,才能激发活力,“厦门拒绝走形式、不想给群众添负担。大到经济、环境,小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持续地检查、改进”。 下到小区停车的秩序是否规范,农贸市场有没有缺斤少两的现象,大卖场里有没有公平秤,普通居民区的楼道灯亮不亮,这些都纳入测评体系;大到近年来在交通、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等。 而市民的努力一幕幕也被记录下来: 旭日初升,厦门“除癣”队已开始巡逻,队员们手持小铲子,仔细搜索 “牛皮癣”,见一个铲一个; 烈日当头,厦门文明交通督导依旧锁定人流密集的路口,维护城市秩序; 夜色渐深,厦门环保思明分局监测中心人员依然凝神监测社区噪声值是否持续超过正常数值,一旦发现便赶往现场查看、处理。 今天,当桂冠再次戴在这座城市头上的时候,厦门人走向和谐、奔向幸福的文明接力,依旧还在持续。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知道,“三连冠”只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 |
相关新闻
- 2011-12-21厦门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特区30周年再添厚礼
- 2011-12-21福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2011-12-21厦第三次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 2011-12-21“全国文明城市”牌匾昨抵榕
- 2011-12-21于伟国畅谈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背后故事
- 2011-12-21厦门再获"全国文明城市" 志愿者行动感动市民和游客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