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 文化发展篇
厦门:因文化而美丽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 学校依山伴海,建筑独特,风景秀丽迷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0日报道(记者 郑璜 谢海潮/文 记者 张永定/图)
2006年初,一项活动引发了厦门人民的参与激情,共有130万人次参加了“厦门十大城市名片”的评选活动,最终主办方在厦门市民推荐的735张城市名片中产生了票数最高的30张候选名片,然后通过集中票选和专家评议,最终选出了“厦门十大城市名片”。
细细检阅这十张名片,大多数属于文化范畴:鼓浪屿、爱乐乐团、小白鹭民间舞团、厦门大学、厦门国际马拉松……
厦门城市的外在美毋庸置疑,细细品味厦门美的内涵,我们会找到这样的答案——厦门之美源于文化,文化是厦门的灵魂,因为文化,所以美丽。
小白鹭民间舞团表演舞蹈《鹭之梅》,作为一个民间舞团,小白鹭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
一个人·一个乐团
郑小瑛不是厦门人,但在厦门人心中,她是。对很多厦门市民而言,她还是交响乐的代名词。古稀之年到鹭岛,她用13年的时间,在厦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让交响乐在美丽的鹭岛生根发芽,让厦门爱乐乐团,这个全国首个“民办公助”性质的交响乐团成为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但郑小瑛却说,如果没有厦门市领导的远见卓识,没有特区敢于创新的精神,没有特区开放包容的胸怀,就没有乐团的今天。
1997年春,郑小瑛受邀到厦门挂帅组建一个民办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当时的厦门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性的风景港口城市,需要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品种来提升形象。
1998年9月9日,厦门爱乐乐团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了建团首演,这标志着民办职业交响乐团这个新生事物在厦门特区诞生。
一心“不走寻常路”的厦门爱乐从最初的建团招聘实行的就是“不拘一格”的人才选聘制度。不唯学历资历,做到按劳分配,让年轻人觉得有奔头,大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虽然最初的发展举步维艰,厦门爱乐乐团却是国内少数几个能够坚持音乐季演出的乐团,从建团第一年起,乐团就每周推出周末交响音乐会。
2006年,厦门爱乐乐团被厦门市民票选为“厦门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这让郑小瑛很欣慰,“这至少表明厦门市民接受了交响乐这个新品种,也接纳了爱乐这个‘移民乐团’”。
13年来,厦门爱乐乐团已经与超过400名国内外优秀音乐家同台合作。这些音乐家都非常赞赏这个年轻乐团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难得的敬业精神,更有人赞誉乐团是“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希望”。
专业人士的认可固然重要,郑小瑛心中的另一个梦想是“阳春白雪,和者日众”。她每年都要率爱乐乐团为学生举办十余场免费演出;她带着交响乐走近外来工子弟,让他们的假期从音乐开始;每次演出前,她都要认真地向民众普及欣赏交响乐的知识和基本礼仪……润物细无声的努力让交响乐走入越来越多厦门市民的生活。
如今,去音乐厅欣赏一场交响乐已经成为厦门民众的时尚甚至习惯,而众多世界性音乐活动也选择在厦门举办。“琴岛”的光环在特区时代,变得愈加耀眼。
与最美的风景一起奔跑
轮渡码头、胡里山炮台、曾厝垵、五缘湾……全长31公里的环岛路位于鹭岛东南部,依海而筑,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道,也是厦门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蓝天、大海、沙滩、草地、鲜花、红色人行道……构成一道海滨绿色长廊。12月17日,记者游览了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马拉松赛道”。
在环岛东路的草坪上,立有97尊马拉松赛跑运动员雕塑,或驻足,或奔跑,形态各异。雕塑群延伸2公里,一直排到国际会展中心。
“雕塑原有99尊,其中两尊被送往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厦门市体育局的工作人员郑志君说,为了答谢厦门举办马拉松赛对全民健身和奥运精神的弘扬,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为群雕题字“永不止步”,并向厦门市回赠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铜像。
创办于2003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被国际田联连续4年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
马拉松赛的举办,为厦门发展发挥了特有的作用。提起这点,郑志君如数家珍——
拉动城市经济。仅2008年比赛期间,全市各酒店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47万人次;全市餐饮业经营收入达到3053.6万元。
成为两岸文化体育交流的一大平台。除了组团参赛外,每年还有台湾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金门马拉松赛与厦门马拉松赛同时鸣枪开跑。台湾品牌水果也亮相比赛现场,供参赛运动员享用……
丰富了厦门的城市精神。“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精神,贯穿于每届赛事的始终。连续几年的比赛过程中,都下起了大雨,1万多名志愿者冒雨工作6个小时,为那些仍在征途中的选手提供服务;为了美化赛道,一些市民自发巡逻,发现有损市容市貌的问题,就及时向组委会反映。
除了竞赛水平较高、配套活动丰富外,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最大特色。
“马拉松,把厦门变为了长跑之城、运动之城。”郑志君说,每到赛前,全市各种热身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巾帼健身跑”、亲子马拉松赛等等。
将于明年1月7日举办的第十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将主题定为“体育的盛会,市民的节日”,比赛规模将达8万人,为历届之最。届时还将举办马拉松嘉年华,包括马拉松运动装备展、马拉松十周年回顾图片展、新年帆船赛等配套活动。
马拉松,正成为厦门的一张精美名片,成为建设和谐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精神力量。
鼓浪屿:是景区,更是社区
鼓浪屿的知名度太高了,几乎到过厦门的人都到过鼓浪屿。据统计,仅去年一年,涌入这个小岛的人潮达到了650万人次,这远远超出鼓浪屿的最大规划容量——225万人次。十大城市名片里,鼓浪屿毫无争议位居第一。
每个人都有一个想象中的鼓浪屿。或因其树木葱郁,海天相伴的自然之美,或爱她中西合璧,参差多元的文化形态,或缘于自由闲散,浪漫无拘的生活节奏。然而鼓浪屿之于厦门的意义,远非一个每年可以吸引大量游客的5A级旅游景点。
这里不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个社区。
这个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这里还是哺育名人的摇篮。从鼓浪屿走出各领域数百名名人,为鼓浪屿,乃至厦门留下了一笔巨大而无形的财富。
和着中国近现代特殊时空的音符,鼓浪屿以其固有的地理位置,美丽的岛屿环境,承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汇聚,融化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价值观的交流,迅速发展成为多元文化影响下具有优美环境的近代居住区,并真实而又完整地保留在现有的文化遗产中。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此留下的斑斑史迹,传统村落凝聚着闽南文化的积淀……体现了鼓浪屿文化的根。五口通商,厦门开埠,中国近现代式早期城市在此萌芽、成长,道路网络与市政设施应运而生,传统社会形态受近现代建筑与公共设施等各种外来文化的融入在此向新社会形态转变……构成了鼓浪屿多元文化的源。鼓浪屿演绎出了浓郁的异国风情与升华的本土文化和平共存的特殊局面。
2008年底,鼓浪屿正式开展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活动。在鼓浪屿申遗文本中,其申遗核心价值被表述为: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东西方文化在小岛上碰撞交流,形成独特的国际化居住型社区形态和建成环境,是全球化发展初期社会变革的典范。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中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进一步提出,鼓浪屿文化遗产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体现鼓浪屿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形成的社区结构及其功能定位、市政设施和人文景观。其他三大部分包括多元风格的历史建筑及其设施遗存,体现鼓浪屿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可移动文化遗产以及属于鼓浪屿文化传统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经历了30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后,厦门人更加认识到一座城市,应有其“变”与“不变”,变的是经济的发展,不变的是文化的真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好鼓浪屿及其文化形态,刻不容缓。《草案》还提出了设定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和缓冲区、核心区实行游客总量控制的要求,并从保护机构、保护资金、保护手段等方面,确立了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制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闻
这里是厦门。
背靠大山,面朝大海,大山赋予她从容不迫的稳重,海洋造就她包容大气的胸怀。
这里是厦门,这里是一座有气质的城市。
从海防小城到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从一个海岛型城市到海湾型城市,厦门经济特区三十年的建设,让这片土地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又滋养了这片土地,腹有诗书气自华,厦门的美,源自文化。
生活在这里,是诗意的栖居。
三十年来,厦门的文化设施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让市民享受,也让市民参与——
不需要办任何的借书证,用社保卡就可以直接到图书馆借书看书;华侨博物院、郑成功纪念馆、钢琴博物馆,种类繁多的博物馆,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高层次的交响音乐会,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听到,指挥大师郑小瑛还会耐心地给你讲解;在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的厦门大学里,时不时举行的高端讲座,也是对市民开放的;厦门的美术馆已经拥有1万多平方米,过去在北京上海才能看到展览,如今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
三十年来,厦门大胆地走出去,请进来,与世界文化潮流一起涌动,三十年来,一批文化活动正在形成品牌——
每年1月,这里会迎来盛大的节日,世界最美丽的赛道变成欢乐的海洋,几万人一起奔跑,有你,有我;
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是闽台人民欢聚的舞台,歌仔戏、南音、闽南文化生态圈内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交流、传承;
中国诗歌节,中国戏剧节,全国舞蹈比赛、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世界合唱比赛都在厦门落户。
三十年的特区发展,厦门又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多彩的文化兼容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
一年一届的文博会,规模越做越大,已经成为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厦门的影视动画产业区,一跃称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是创业的热土,青春在这里闪光,创意在这里飞扬;
还有,非遗产业、油画业,厦门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一步一步迈向高端,文化产业的未来正如文博会的主题一样,一脉传承,创意未来……
这里是厦门,生活在这里,会感觉到幸福指数在飙升,在这里,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而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厦门十大城市名片
鼓浪屿——天风海涛铸就的岛屿,琴韵歌声成就的花园
小白鹭民间舞团——世界因它而认识厦门,厦门因它而享誉世界
厦金航线——这个小时在海峡这头,下个小时在海峡那头
“9·8”投洽会——整个中国重视厦门,整个世界重视厦门
厦门国际马拉松——有了马拉松,厦门更成功
厦门爱乐乐团——由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教授创办,全国唯一的以“民办公助”形式运作的职业交响乐团
陈嘉庚——华侨的旗帜,民族的光辉
环岛路——曾是烽火连天的沙场,如今是最美丽的和平大道
厦门大学——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重点大学
温馨厦门——永远属于人民的海上花园、温馨家园、创业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