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日报通讯:先行先试开创厦门“黄金三十年”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感慨地说,三十年来,厦门创下了许多个“全国第一”。凡是这些第一,都是先行先试的结果,是率先改革、率先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调动了生产要素配置。如果没有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的核心特区精神,很难有三十年后的今天。 在当时,鼓励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以地养城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厦门借助外力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通信、能源和工业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再到如今的共同筑巢,厦门的经济列车就这样启动,并一步步加速行驶起来。 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乘“鹭江号”游艇考察厦门特区,“鹭江号”永久陈列在厦门特区纪念馆供人参观。 11月16日丽水日报第3版报道 从1981年到2011年,特区厦门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迎来了“而立之年”。 可能出乎绝大多数丽水人意料的是,在三十年前,厦门和丽水,两者的经济基础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厦门统计数据,1981年特区刚刚建立的时候,厦门GDP为7.6亿元。同一年,丽水的GDP是7.2亿元。在以万元为单位的统计年鉴上,两者的差距仅仅在于千位数上的一个数字。 三十年后,再来看厦门与丽水,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却是最为恰如其分。 2011年,厦门GDP预计将达到2060亿元。而到2010年底的时候,丽水的统计数据是644亿元,仅仅相当于前者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这两个数字背后,是一个更直观的差别:厦门是福建经济中心城市,丽水则是浙江欠发达山区。 尽管如此,在描述未来厦门时,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抛出了五个词:创新、宜居、平安、文明、幸福。这与“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丽水目标又何其相同。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是如何发生的?正在昂首奔向跨越发展的丽水应当从特区厦门的三十年崛起历程中汲取哪些经验?发展阶段不同,但二者的发展目标却又指向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站在“而立之年”的时间点上,仔细打量厦门,留给丽水的启示有许许多多。 起步:一个意外的优势 厦门缘何能成为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理由众所皆知: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最近处距金门仅1800米,是对台工作的最前沿和重要基地。此外,厦门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深水良港,是主要侨乡之一,且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然而,事实上,在1980年10月国务院的批复中,厦门成为经济特区的其实只是一个2.5平方公里,名叫湖里的小地方,在厦门本岛130多平方公里的地界上,湖里所占区域面积不到2%。 当时的湖里,仅仅只是一个大队,下辖5个自然村,149户,500人。当地农民以农耕为主,种些地瓜、花生和蔬菜。住着石头房子,时常讨些小海。 为什么是湖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一不发达、二不集中,基础设施更是一穷二白的地方? 理由是:“这里涉及拆迁量和土石方量较小,具有投资省、起步快的优势”! 这太让人意外了,却又尽在情理之中。这太让丽水人感慨了,思路一变,基础设施一穷二白的历史劣势居然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如今,这句话就写在厦门特区纪念馆的一张展板上,从无数人的眼前一划而过。然而,它绝对值得每一个丽水人细细品味:优势还是差距,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思路一变天地宽。 崛起: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 1981年10月15日,湖里特区第一炮,揭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帷幕。 建设湖里特区时,中央给了5000万元资金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资金由厦门自行解决。然而,当时厦门财政解决吃饭尚有困难,根本就没有钱搞建设。 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厦门大胆打破以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决定举债搞建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的丽水与当时的厦门所推行的措施其实殊途同归,那就是“筑巢引凤”。 经过三年的建设,湖里工业区第一期1.1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基本完成。生活区基本建成,包括中小学、影剧院、科技馆、技术培训中心、医院、商场、旅馆、运动场等,形成了一个新型城镇。 在此期间,东渡港一期工程热火朝天地推开。到了1983年,全国第一家地方管理的机场——厦门机场正式通航。 至此,经过三年勒紧腰带、夜以继日的基础大建设,一个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厦门展开。 和预料中一样,这些基础设施立竿见影地为厦门引来了“凤凰”。在一张老照片中,建设中的湖里特区,4号通用厂房143天竣工,比国家定额工期缩短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创造了“湖里速度”。 1986年前后,厦门城区开发再次提速。而这一次的提速,则与他们的一个新举措密不可分,那就是“引凤筑巢”。 在当时,鼓励外资参与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以地养城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厦门借助外力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通信、能源和工业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尤为典型的就是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再到如今的共同筑巢,厦门的经济列车就这样启动,并一步步加速行驶起来。 腾飞:最大的推动 是先行先试 从湖里第一炮开始,湖里乃至整个厦门就此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三十年”。 三十年之后,湖里再不是昔日的小渔村了。如今,这里有2000多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4家落户湖里。2010年,湖里区GDP超过500亿元,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接近100亿元。 湖里区委书记刘育生概括今日的湖里说,4.2%的土地面积,产生了厦门市25%的生产总值、28%的工业产值和10%的财政收入。 而在整个厦门,30年间,GDP年均增长17.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走出了一条速度与效益并驾齐驱的腾飞之路。 总结这一段腾飞之路,于伟国感慨地说,三十年来,厦门创下了许多个“全国第一”。凡是这些第一,都是先行先试的结果,是率先改革、率先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调动了生产要素配置。如果没有率先改革、率先开放的核心特区精神,很难有三十年后的今天。 如今,尽管分处南北,厦门和丽水同属海西经济区。而在国务院对海西经济区的定位中,一个核心词同样是“先行先试”。2010年,丽水受批准成为浙江这个民营经济大省中唯一的“生态工业集聚区”。这又是一个率先尝试。 基于此,丽水的未来同样值得期待。 (作者丁子洋为丽水日报总编辑、作者王巷扉为丽水日报记者,原载丽水日报11月16日第3版,本报有删节) ■文/丽水日报记者 王巷扉 衢商 厦门“弄潮” 衢州日报发表文章,称赞随着厦门特区发展而壮大的衢商 10月下旬,匆匆行程中,我们采访了数位来自家乡衢州、在厦门投资创业的衢商。在厦门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和海西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这批衢商也投身厦门建设发展大潮之中。他们在特区土壤滋养中,与日新月异的特区一起成长壮大。 历史上,闽衢交往曾经很频密。有“四省通衢”、“浙闽咽喉”之称的衢州,凭其地理位置曾经通南联北。明清时期,浙皖赣等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从衢州经过仙霞古道连接闽中闽北水系,进入福建沿海港口,串起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等地出产的物品,也经过衢州中转,输入周边地区。现在,衢州融入了海西经济区之中,相互往来更为密切,发展的相互影响和带动也更为明显。 “海西”一家,厦衢、闽衢的发展其实一直是相互渗透的。目前,在福建经商办厂、创业谋生的衢籍人士近万人,在厦门的衢州人也有约3000人,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当地的发展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他们也为当地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一份智慧和汗水。同时,也有很多闽籍人员来衢兴办实业谋求发展。去年成立的衢州市福建商会,综合性会员就有120多个,而在衢经商创业的闽籍人员创办的实体则有800多家。在衢州,还有一家厦门籍闽商创办的专门提供闽衢之间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把衢州的棉纱和半成品布、矿山机械等产品送往福建,也把福建的一些产品运来衢州。这种交往,推动了两地共同繁荣。 “海西”一家,衢商在外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积蓄更强的实力反哺投资家乡。在厦衢商汪卫东,就已着手以厦门为大本营,投资家乡的智慧城市产业,拟在江山市投资建设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和全国智慧消防总部,在衢州西区投资建设四省边际智慧产业企业总部。 几天前,“衢州—厦门”航班复航,衢州与“海西”、衢州与厦门无疑又更近了。 (作者王建国为衢州日报总编辑、作者姚沐水为衢州日报经济部主任,原载衢州日报11月4日第5版,本报有删节) |
- 2011-12-21厦门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特区30周年再添厚礼
- 2011-12-15厦门特区30周年:厦禾路改造 10年拆迁10万户
- 2011-12-10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6厦门特区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时光”
- 2011-11-22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会展业让全球客商不见不散
- 2011-11-20厦门特区30周年:两岸直航,让回家变得简单
- 2011-11-18厦门特区30周年:环岛路 把最美沙滩留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