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经济特区30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xm.fjsen.com 2011-12-17 09:58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濒海临风 砥砺前行——厦门经济特区30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新华网福州12月16日电(记者 涂洪长 项开来)

海天寥廓,白鹭翩飞。

2011年之冬,厦门经济特区迎来30岁生日。

30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巨大发展变化让人瞩目:从昔日的海防前线变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从区域经济龙头走向国际知名的魅力之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厦门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三十而立,跨越今又从头;抚昔追远,奋斗未有穷期。

从海防前线到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最近的角屿与小金门落潮时只有1500多米。改革开放的春雷和经济特区建设的号角,使得厦门从两岸对峙时期的海防前线一跃变为对台工作的前沿平台。

“在老厦门人记忆中,曾留下厦金海域的隆隆炮声;而现在每年春节,厦门和金门两地同时举行的焰火晚会都吸引大量民众观看。”抚今追昔,年过八旬的特区创业者、厦门市原市长邹尔均感慨万千。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30年来,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厦门始终立足“台”字建设特区,利用“台”字发展特区,围绕“台”字发挥特区优势,致力对台先行先试,持续创造了许多“第一”、“首次”“率先”的记录。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促两岸“三通”屡创“破冰”之举,率先开辟台湾渔船停靠点,1997年海上货轮直航台湾,2001年厦金“两门对开”实现了52年来的重大突破,迄今“小三通”超过500万人次。设立了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引进台企3600多家。两岸共建台交会、海峡论坛、文博会等多个合作平台。

总部位于厦门的厦华电子自2006年起连续三年巨亏,一度被暂停上市。在引入台湾中华映管这个战略投资者后,作为老牌国企的厦华“咸鱼翻身”,于2010年5月恢复上市。台湾中华映管入主厦华电子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全面负责厦华的管理经营,被称作两岸上市公司“重组融合”的经典案例。

“两岸交流合作日益深广,使厦金海域真正实现了两岸同胞水乳交融的历史性转变。厦门已经成为台湾在祖国大陆经贸最活跃、出入最频繁、交流最热络、情感最亲近的前沿平台。”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

去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发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先试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目前,厦门已经规划并加快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两岸金融服务中心集中区,成立了净资产达100亿元的金源集团作为开发建设主体,截至今年10月底,已落地项目26个,在办19个,在谈184个。同时,制定出台了加快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厦门与台湾金融服务业项目对接也有了新的进展,已有君龙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资金融机构落户厦门,还有多家台湾金融机构正与厦门市有关单位就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等积极接触、商谈合作。

除了产业合作,打造两岸民众的共同家园亦成为厦门的自觉追求,被誉为两岸“草根”嘉年华的海峡论坛已在厦门连办三届:从第一届“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8项具体方案”,到第二届“促进两岸航空运输业发展的7项政策措施”等,再到第三届“开放赴台个人游等10多项惠台举措”,海峡论坛更趋务实,更加注重让两岸普通民众共享“和平红利”,得到的认同更多更广,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迄今,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成为台胞进入祖国大陆人数最多的口岸之一;成为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经商、就学、置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台胞达10多万人。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