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了解厦门越多就越喜欢

xm.fjsen.com 2011-12-08 08:12  蓝碧霞 陈冬 来源:厦门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党报总编、记者参观厦门规划展览馆。

 昨天上午 市规划局、规划展览馆

“阅读”巨变

昨日上午,“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采访团成员们走进厦门市规划局、规划展览馆,在这里“阅读”厦门文化,了解经济特区建设30年沧桑巨变,感受厦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和宏大气势。

改革开放成果你我共享

在座谈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廖华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国庆、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向10家全国重点党报的总编、记者介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提问。

厦门发展港口经济有哪些举措?厦门发展高端产业,人才问题怎么解决?厦门如何发挥对台优势……面对党报总编、记者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让采访团成员了解厦门特区建设30年的做法和经验。

厦门特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双重使命:既要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又要成为中央对台政策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厦门一方面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先行先试、善破善立、又好又快地发展,初步形成了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

近两个小时的座谈,让总编、记者意犹未尽。纵观厦门特区建设30年的发展,他们说,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兼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厦门的决策者,以一种政绩不在本届的精神境界,为厦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厦门城市得以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突出民生

厦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这里是了解厦门的初始站。昨天上午,10家全国重点党报的总编、记者来到这里,看看100年前的厦门,看看几十年后的厦门,他们说,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巨变,最可宝贵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均衡发展,厦门作为宜居城市的魅力依旧。

展馆以灯箱、图板、模型为主要展示手段,辅以数字影院、幻影成像、数码互动、多媒体查询系统、数字沙盘等现代化技术,全方位地诠释了厦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当今成就和未来方向。来自全国重点党报的老总、记者在展馆里“漫游”这座城市,感觉和厦门认识已久,了解越多就越喜欢。他们说,厦门的决策者们注重策划民生项目,打造给市民的是一个和谐优美宜居的未来。

厦门寸土寸金,城市规划像绣花一样精心策划每一寸土地,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城市的规划建设实现了三次跨越: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鼓浪屿-中山路老城区,向筼筜湖周边和湖里开发区的跨越;二是上世纪90年代,由岛内西部向东部会展、莲前片区以及海沧区的跨越;三是2000年后,开始由岛内向岛外的跨越。(记者 蓝碧霞 陈冬)

 昨天下午 思明区

“生活在厦门真幸福”

党报总编、记者在思明民政社会事务中心认真听取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昨日下午,10家全国重点党报的总编、记者走进中心城区——思明区,实地感受特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鹭江道、演武大桥、环岛路,到观音山商务营运中心、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展览馆、思明区民政社会事务中心,匆忙的行程里,总编、记者寻找思索着一个问题:厦门经济特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集聚力来自哪里?

社区服务值得全国推广

30年前,思明区还是厦门的老城区,城区内有大片的农村;30年后,思明区已成为厦门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思明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厦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成就、经验和形象的集中体现。

小小的城区,如何成为“大富矿”?思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添友以翔实的数据和案例道出其中的秘密:“在经济方面,面对空间小、基数大的发展难题,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社会事业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和谐发展,区域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行政管理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注重实效、开拓创新,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谈及民生保障,思明区开创的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尤为值得一提。“居家养老一直以来是个社区管理难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这个968180社区服务网络中心具体是如何运营的?”……在思明区民政社会事务中心,以政府主导,引进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群众的创新模式,引起总编、记者极大的兴趣。《成都日报》副总编辑谢晓苏称赞道:“思明区在社区管理方面有很多宝贵的案例和经验值得全国借鉴,希望可以作为蓝本向全国推广。”(记者 陈冬 蓝碧霞)

    厦门城市客厅筼筜湖由浊到清的变化,体现了这座城市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执著追求。(《青岛日报》 余钦伟 摄)

  《成都日报》副总编辑谢晓苏(右)2009年曾到厦门采访,刚过两年,厦门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十分兴奋,他频频拍照并连声称赞:“厦门市委、市政府做出的规划真是大手笔大文章!” (《成都日报》邹小华 摄)

两个“没想到”感动报社总编

《成都日报》副总编辑谢晓苏昨天亲身体验了厦门人给予他的感动,连连称赞厦门温馨、厦门人素质高。

谢晓苏说,厦门气温比成都高,抵达后他就减了衣服,到傍晚出现感冒症状,向酒店的大堂服务员询问药店怎么走,没想到,服务员马上打电话给医生,还帮忙去买药。因为他有事要出门,服务员请他放心,买了药直接放到客房里。“让我感动的是,我回到酒店,不仅药已经放在房间,桌上还有一壶热开水。水壶边留了署名为‘你的房间服务员’的一张纸条,说是看到桌上放了药,特意为我准备的。”

谢晓苏说,因为身体不适,胃口不佳,吃早餐的时候就想喝点米粥。他问餐厅工作人员放粥的地方,没想到,这位工作人员请他坐下,不仅把粥送过去,还准备了小菜。

“我走遍全国很多地方,只在厦门感受到这么多的感动。”谢晓苏感叹说,厦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市民百分百赞同、百分百参与,这两个百分百是其他城市想要破解的“城市密码”。记者 蓝碧霞

  总编记者感言

  《解放日报》 查志华

对台交流的桥头堡

采访厦门经济特区,肯定要关注厦门的对台工作。这也正是我此行最想了解的。厦门是对台交流的桥头堡,我了解到有10万台湾人在这里生活、就业、创业。

参观思明区和两岸金融服务中心,感受比较深刻。厦门发展总部经济比较看好,这里是青山绿水的城市,资本也会往自然生态条件好的地方去。随着两岸交流发展,金融服务会紧跟而来。两岸金融服务中心,厦门最先获得政策优势,借此厦门也将为其他地方提供两岸金融服务先行先试的经验,创造出新的厦门优势,推进两岸交流发展。在长三角的昆山居住了30万的台湾人,有很多台湾企业,我们经常去采访,我想了解这两个地方对台交流合作各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经验可以交流。

《南方日报》张胜波

创新带来新机遇

来厦门之前,我曾思考,厦门特区建设30年,亮点频频,海西再出发的动力在哪里?踏上这片热土,我找到了那个动力。ECFA的具体实施,两岸金融中心的宏伟规划,独一无二的政策加上创新的思维与做法,让海西经济区为东南沿海蓬勃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为两岸经贸文化往来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我相信,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后发展空间大,定会再次出发。

《大连日报》 王晓飞

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幸福厦门的建设是我所关注的。厦门在增进市民的幸福感方面,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我采访中的感受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很多工作体现了民情民意,而百姓的参与使政府的运作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政府为百姓服务,百姓打心里承接政府的意愿,形成良性的互动。回去后,我们的报道想以此为重点。

大连和厦门,应该说我们是互相都非常熟悉的两座城市,厦门的很多经验和做法,我们并不陌生,厦门好的地方,大连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并借鉴学习。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大连和厦门也是竞争对手,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好的地方互相学习借鉴。

《沈阳日报》刘高阳

布局规划起点高

时隔近20年再次来到厦门,变化很大。参观厦门城市规划展览馆、两岸金融中心项目,聆听相关领导介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发展成就,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感到厦门这座城市做事不浮躁,很实在,考虑周全,尤其是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到实处。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员工,只要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民众,都打从心底热爱她,让人十分感动。此外,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布局规划起点高,拥有开阔的胸襟,世界的眼光,城市处处充满发展生机,让人希望满满。

《青岛日报》余钦伟

慢行系统值得借鉴

现在的厦门,与我1999年第一次看到的模样那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座城市变得更加漂亮了。厦门和青岛虽然都是海滨城市,有些地方很相似,但通过此次采访,让我觉得厦门有很多经验和做法是值得青岛学习和借鉴的,比如环境的治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方面,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就是厦门正在规划打造慢行系统,缔造和谐的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提升民众生活品质。正好,青岛也建有滨海步行道,我希望多收集相关资料,为青岛步行道建设提供参考。(本报记者 蓝碧霞 陈冬)

党报总编、记者参观两岸金融中心展览馆。

铁路文化公园吸引了党报总编记者的关注,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摄。

在特区30周年情况座谈会上,党报总编、记者踊跃提问。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火炎(除署名外)

对台优势助力特区发展

去年6月,国务院同意厦门设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今年,“推进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全国惟一一个以“两岸”为主题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岸金融中心建设,今年4月11日,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指挥部揭牌,随后,又整合岛内最核心的18平方公里的东部沿海片区,规划建设金融集中区。这里不仅拥有观音山和五缘湾两个营运中心,还有会展片区、五通码头及机场联运等综合配套设施,总部经济、金融业态已初具规模。

目前,两岸金融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建设、招商工作同步进行。在硬件方面,截至上月底,两岸金融中心在建总部大楼32栋,落成并投用总部大楼11栋,其中观音山金融中心大厦、建发国际大厦已经封顶,由厦门台商筹资3亿元建设的台商总部大楼将于年底前动工。

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展览馆,总编、记者通过翔实的文字、图片、沙盘和多媒体,看到了两岸交流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新华日报》顾介铸说,以前我们常说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如今,海西经济区迎头而上,发展态势强劲,而两岸金融中心项目的建设,定将助力特区经济的再次腾飞。

优化环境提升幸福指数

冬日的厦门,温暖如春,阳光明媚。经过厦门的最美道路——环岛路时,思明区政府副区长林旭阳介绍说,鹭江道至演武大桥沿线立面景观整治工程,是思明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庆祝特区建设30周年的惠民利民项目之一。

鹭江道沿线的老旧楼房,经过整治,再现了鹭江道百年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厦门不同时期的风貌。行驶在演武大桥,远处蔚蓝的大海,海天辽阔,阳光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环岛路旁的柔软沙滩,三五成群的市民、游客悠闲自在;绿草如茵,四季花开不断……总编、记者禁不住赞叹“太美了!”纷纷拿出“长枪短炮”,不愿错过眼前这般美好画面,大家说,“生活在厦门真幸福!”

责任编辑:王坤明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