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创新厦门带来惊喜不断
在厦工厂房内,记者占据制高点拍摄生产线。
党报总编、记者在海翼集团厦工装载机生产线参观、采访。 摄影/记者 王火炎 陈立新(除署名外) 走进厦工 老国企华丽转身 昨日上午,“全国重点党报总编看特区”采访团一行,走进海翼集团旗下企业——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探寻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来企业勃勃发展生机的活力源泉。 60年积淀引领行业发展 位于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的厦工,规模宏大,拥有年生产装载机40000台、挖掘机10000台、叉车10000台、道路机械5000台的生产能力,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然而在60年前,厦工的创业基础仅是6台旧机床、26名员工和1.8万元固定资产。 60年变迁,厦工大胆搞活创新机制,开创了多个第一:1964年率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轮式装载机;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创“专业化协作+社会化流通”的商业模式,被称为机械行业的“厦工模式”;在技术上自主创新,先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国内最大的980S装载机、中轴距装载机、天然气能源动力装载机等;1992年和2010年,厦工分别远征南极、北极,真正让产品覆盖全球等等。 采访团成员深入厦工挖掘机总装车间和装载机总装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丰富的产品系列和繁忙有序的生产现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厦工作为一家老国企,如何在改革浪潮中实现华丽转身”,“厦工的技术为何总能给人惊喜”,“未来五年厦工有着怎样的目标”……总编、记者不断向厦工管理层“抛出”问题。《大连日报》王晓飞对记者说,厦工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重视产品自主研发,致力产品绿色节能技术改进和产品更新换代,是民族工业的骄傲。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新的增长点,在我市培育的13个制造业百亿产值产业链、产业集群中,工程机械是优势产业中最为成熟的产业链,当前,厦工正抓紧实施挖掘机二期技改项目,扩大产能,于2012年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挖掘机15000台的产能,新增产能12000台。未来五年,厦工将按照“强化绿色核心竞争能力,聚焦价值提升,实现有质量的高速增长”的战略总方针继续前行。 三大品牌推动经济发展 除了厦工外,海翼集团还着力打造“海翼”、“金龙”核心投资品牌。三大品牌,正在推动着厦门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发展。 作为省委省政府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及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力量,海翼集团不断整合、变革、创新、提升,参与开发建设总规划用地面积达1500多万平方米的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集聚了以厦工、金龙为龙头,以数百家零部件企业为配套的工程机械和汽车这两个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 采访中,总编、记者们深深感受到,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目前,海翼集团旗下的“厦工”和“金龙”都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他们说,在实现企业的升级、跨越发展中,厦门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优势,引进高端人才,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在海西经济区中发挥骨干作用。 (记者 陈冬 蓝碧霞) |
- 2011-12-19新华社通讯介绍厦门创新社会管理经验:民生优先 民意为重
- 2011-12-05大金龙自主创新赢未来 5年将投入5亿元打造“科技金龙”
- 2011-12-05探寻特区科学发展的精神底蕴 创新厦门为同城化做表率
- 2011-11-019月份厦门自台月进口额达5.45亿美元 创新高
- 2011-10-14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发布 厦门位列19位
- 2011-10-11厦门市12家企业获创新奖 一科技企业获50万奖金
- 2011-12-08厦门特区30周年:从特区“升起”的省部级干部
- 2011-12-02厦门特区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变身城市客厅
- 2011-11-24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美不胜收的"海上桥城"
- 2011-11-22厦门特区30周年:厦门会展业让全球客商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