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游客爱寄明信片 鼓浪屿每天发出2000封信件(图)

xm.fjsen.com 2011-10-10 10:06  赖毅 来源:厦门日报    我来说两句

鹭江收投部投递员曾水源每天按时从邮箱里收取信件。

您还写信吗?昨天是世界邮政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这样的讨论,引来不少感慨。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确实已让传统书信日渐“式微”,“家书”似乎离生活越来越远。邮政部门做了这样一个对比:近几年厦门的信件总量和十几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但过去八九成都是家信,而现在八九成是商业信函。正因如此,一封带着墨香的信所承载的情谊也就显得愈加可贵。我们在昨天走访了几位邮递员,听他们讲述那些和信有关的动人故事。(文/图 本报记者 赖毅 见习记者 崔昊)

鼓浪屿

邮递员全靠步行

诗人舒婷是收信“大户”

和厦门很多地方的邮筒乏人问津不同,鼓浪屿上的传统邮筒这两年却越发显得不够用——在岛上向外寄明信片,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风尚。厦门邮政鼓浪屿收投部经理肖滨告诉记者,去年动车开通以来,岛上的邮筒每天都能取出约2000封信件,节假日更是可以达到4000多封,“大部分都是明信片。”

游客让鼓浪屿的传统邮筒“复活”了。肖滨说,鼓浪屿上的邮筒最多时达到14个,后来随着居民的外迁和信件的减少,逐步减少到9个。“去年工艺美院搬走了,少了近2000名师生,学校附近的邮筒马上减掉了一个。”但是现在,9个邮筒已经显得有些吃紧,“有游客反映说,有的邮筒太难找。”肖滨说,他们已经准备在一些旅游干道上增设邮筒,满足游客的需求。

有一点则是始终未变的:鼓浪屿的邮递员至今全靠步行。每个邮递员一天至少要走4小时,大约20公里,每月工作25天,一年下来,总里程就是6000公里,“够得上地球的半径了。”肖滨说。

“相对而言,鼓浪屿上写信的人很多。”肖滨说,鼓浪屿的文化传统,至今仍能通过往来岛上的信件看出。“岛上有很多侨房,因此很多信都来自世界各地。”他说,鹿礁路76号的一名住户陈先生,就常收到台湾亲友寄来的信。英文信多,有时上面的地址、人名翻译错了,邮递员都能一眼看出,绝不会投错。岛上住了不少外国人,收投部为此专门开了英语角,给邮递员培训英语。“您有信件,请持护照签收”等常用英语,邮递员说得特溜。

著名诗人舒婷是岛上的收信“大户”。“文友之间的交流信件,还有别人给她寄的书,有时一天就有二十件,要成捆地送过去。”肖滨说,住在岛上的不少知识分子都还保留着良好的书信传统。

鹭江道

收投部厦门最老

每个邮箱日收三四封信

对于鹭江道上的大清厦门一等邮局这栋别具特色的建筑来说,十年只是转瞬之间;然而对于曾在里面办公的厦门邮政鹭江收投部来说,这个十年着实让人感叹。

鹭江收投部是厦门解放后最早成立的邮政收投部,邮递员曾水源十多年来一直负责投递工作。 “第一次拿到黄奶奶的信是在1997年,从台湾寄来的,但地址写不清楚,连门牌号也没有,只能一户一户地问。最后在街道的帮助下,查到了黄奶奶家的门牌号。”曾水源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人,连那块破旧的门牌依然记忆犹新,他向记者讲起了十年前的那天。他一户户地敲门问到3楼。已经80多岁高龄的黄奶奶前来开门,曾水源把来信递到黄奶奶颤巍巍的手中,黄奶奶笑了,不停地说“谢谢”。

鹭江收投部的刘经理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话、电脑尚未普及,家信很多,特别是港台与大陆关系刚缓和之时,来自港台的信件特别多,几乎每天都有。现在,这类信件就少多了。鹭江收投部一共有21个邮筒,邮筒的造价很多时候都高于其利用价值,因为每天每个邮筒也就只有3到4封信件。

不过对邮递员来说,每从邮筒里拿出信,哪怕只是一封,心里都会很踏实。“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有意义。”曾水源说,有件事让他一直记着——儿子刚上小学6年级时,有天拿着许多零钱放到他手里说:“爸爸,这是我们班小朋友买邮票的钱,帮我们个忙好不好?”原来是儿子所在的学校跟贵州贫困老区的孩子结对子,老师鼓励大家写信沟通。“儿子每次拿到小朋友的回信,都会很开心地拿给我看,让我觉得很有职业成就感!”

责任编辑:房小奇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