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体 > 正文

全国象甲联赛报名今日截止 厦门队因缺乏赞助或将无缘参赛

2019-04-19 07:31:43赵钧天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长毂蒙尘战马喑 谁擎厦门队大旗

全国象甲联赛报名今日截止,厦门队因缺乏赞助或将无缘参赛

特级大师郑一泓在比赛中。

海西晨报讯(记者 赵钧天)“天佑我厦门象棋队,(如果)有人愿意出资赞助,我将亲率众兄弟再披我厦门队之战衣,再扬我厦门队之战旗,鞠躬尽瘁!”昨晚7:30许,中国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求助信息。2019年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报名今天截止,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赞助商,包括郑一泓特级大师、陈泓盛大师在内的一众高手将可能无缘今年的象甲联赛,而厦门尚存屈指可数的能够跻身全国顶级联赛的体育运动队也将再少一支。

战旗空悬,奇迹会不会出现?

缺乏赞助

厦门队无力参赛

“我们有不错的阵容,在象甲联赛里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因为缺少赞助,厦门队今年面临无法报名的情况。”郑一泓介绍说,一支象棋队一年中最重要的三项赛事分别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和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团体赛和个人赛我们都找到了赞助,但象甲联赛目前处于无人赞助的状态。”

据介绍,象甲联赛和其他许多职业联赛一样,需要进行主客场的比赛,因此全年参赛的费用比较高。“我们需要大约200万元的参赛费用赞助。”郑一泓说,“象棋队确实不像足球、篮球俱乐部那样,能够有比赛门票和球员球衣等方面的直接收入。但象甲联赛是国内顶级的职业联赛,每场比赛都有电视直播,受到全国棋迷的关注,品牌影响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郑一泓表示,厦门队参加象甲联赛的意义也不止于参赛本身。“它象征着厦门人民的象棋传统和对象棋的喜爱。”郑一泓表示,“2014年厦门队重返象甲联赛之前,我在内蒙古队。一听家乡队伍召唤,二话没说就回来了。近几年来,国内象棋运动员的待遇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厦门队的费用是一直没有怎么变动,我们的参赛费用主要就是差旅费,几位棋手也是本着为家乡队伍征战的热情,代表厦门队出战。”

参赛8届

厦门队曾获亚军

厦门队与象甲联赛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第一个赛季。当时作为2002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前八名之一的厦门队,本有机会参加改制后的第一届象甲联赛。然而由于参赛费用的陡然增加,厦门队未能参赛。直到2005年厦门队重组,并在当年的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也就是甲级联赛的预选赛中取得冠军,才获得了参加2006年象甲联赛的资格。此后的2009年至2013年,厦门队再次阔别象甲联赛4年之久。然而在参加象甲联赛的8个赛季中,厦门队常年排名前列,也曾获得过亚军的好成绩。

“厦门象棋队是厦门的名片之一,历年来在全国参加比赛成绩也很好。”郑一泓说,“而且特别可贵的是厦门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主要以本土棋手参加象甲联赛的队伍之一,先后培养了一位象棋特级大师(国际级运动健将)、五位象棋大师(国家级运动健将)。”

热心推广

每年为棋迷讲棋

身为象棋特级大师,郑一泓多年来一直热心推广象棋,与厦门棋迷保持着密切的互动。郑一泓不仅在本报《全民健身》专版上长年连载象棋棋局专栏,为棋迷设局解局,还在每年春节与本报一同推出《新春棋局》,以破解棋局的互动方式与市民共度新春佳节,并在来年的新春体育大游园上现场摆下棋盘,为棋迷讲解《新春棋局》,这一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此外,郑一泓特级大师还创办了厦和棋院,致力于培养厦门象棋的新生力量。

相关链接

消逝中的

厦门体育职业队

说到厦门参加全国顶级联赛的职业体育队伍,老厦门人大多能如数家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代表厦门征战全国赛场,为厦门人民带来欢乐与荣耀的队伍正在慢慢消逝。

代表足球的厦门蓝狮队冲超成功时曾让全城沸腾;代表女排的喜梦宝女排夺得过全国第六;代表围棋的国旅联合厦门队招来了世界冠军柯洁;代表羽毛球的厦门特房队曾问鼎羽超联赛……厦门人民热爱体育,热爱属于他们自己的队伍,也曾为他们摇旗呐喊,振臂一呼。如今蓝狮队早已走入记忆,国旅联合队经历变动,今年能否参赛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厦门象棋队更是面临着再次无缘象甲联赛的尴尬。我们希望厦门能有更多的体育队伍,为城市带来活力,为市民带来荣誉,为孩子树立榜样。我们希望厦门的体育队伍能够发展得更好,留得更久,把体育的精神在厦门的文化血脉里烙印得更深。

无论是力挽狂澜的一次性赞助,还是众人拾柴的众筹资助,我们都希望有人能够伸出援手,为厦门再留住一支队伍。如果您能够提供帮助,请联系郑一泓(联系方式:13806066878)。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