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5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管轩 陈智明)作为厦门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统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当好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主力军,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吸引力——集聚高端产业
不久前,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瑞为技术获得了英特尔投资领投的B+轮融资,这也是继去年底完成B轮融资后,瑞为技术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完成的新一轮融资。
作为厦门市重点引进的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瑞为技术是业界领先的视觉感知产品与方案提供商之一,在智慧零售、智能家电、车载智能、智能安防等领域实现规模产品应用。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瑞为将用这笔新的投资资金开发视觉感知产品应用场景和行业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助力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正在重点培育并加速崛起的高端产业之一。在全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影响力中火炬高新区位列前八,区内目前直接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研发的骨干企业有12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达到近200家。
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产业,高新区的高端产业领域呈现“百花齐放”。去年,火炬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完成产值143.77亿元,同比增长38.39%,“纯”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排全国第五;平板显示产业面板及模组出货量位居全国第六,是国家试点的光电产业集群;高新区LED产业芯片出货量全国第一,乾照光电是国内红黄光芯片最大供应商之一……接下来,高新区将抢先布局下一代创新型支柱产业,研究制定专项政策,重点培育高创新性、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创造力——培育双创生态
本月初,火炬高新区“双创”工作获国务院点赞并获激励支持,充满激情的“火炬”正在点燃创新创业引擎。
数据显示,目前,高新区拥有3个国家级孵化器和1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孵企业及团队数2228家,形成集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持续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高质量发展创新含量,截至去年底,火炬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49家,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居第11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650家,占全市四成以上,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格局逐步确立。
高新区还着力打造“一个资本平台+四个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1+4+X”科技金融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已集聚300多家创投、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了超过300亿元的金融资本,2017年全年共帮助500家次以上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超50亿元。
培育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未来,高新区将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龙头企业、应用技术研究院、专业孵化器新型产业创新链。
竞争力——营商环境一流
让投资环境成为火炬高新区的重要竞争力,为此,高新区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便利。
去年以来,高新区全面推行“火炬创新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企业使用市场化的技术、金融、人才等服务,给予抵扣最高达应付服务费用35%的等额人民币。高新区还积极推进“大走访”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关政策。2017年,高新区通过企业大走访,协调解决企业经营的重要问题近千件。
将人才作为竞争力的核心,高新区将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以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园区着力推动实施“校园深耕”和“城市深耕”等计划,组织企业到重点高校和城市进行招聘;支持SAC联盟大学发展,通过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共享资源,建立人才培养协作机制,降低企业人才管理和培养成本。
高新区还将着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创新体系。组织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商务中心,帮助高新区企业有效对接创新高地优秀技术、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加速器等国际化双向协作平台;引进精通国际国内情况和业务的法律、知识产权、金融等国际化中介机构,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助力外国企业落地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