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合作项目(厦门)孵化中心正式揭牌。 郭心洁 摄
关注厦门火炬请扫描二维码
东南网1月30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陈智明 郭文晨)不久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圈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化载体——中以合作项目(厦门)孵化中心。这是定位于为集以色列领先技术展示、成果转化、项目孵化、投资并购、商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中以产业技术合作服务平台。该中心的设立将促进以色列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厦门加速转化落地。
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水平。去年以来,火炬高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新资源,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强劲发展动能的专业孵化器集群,园区创新创业生态活力持续凸显。
创新资源引进来,本土企业走出去
中以合作项目(厦门)孵化中心正式揭牌不到半个月,其“磁石”效应已经显现。目前,该中心已积累了近百个中以产业技术意向合作项目,其中,有4个中心和10多个项目计划在厦门落地。
面对全球化浪潮,火炬高新区积极主动融入,利用国际创新创业资源驱动经济发展。去年9月,在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办主办的首届中国厦门海外(美国硅谷)创业大赛期间,“中国厦门市火炬高新区海外离岸创新基地(硅谷)”在美国瀚海硅谷科技园正式签约揭牌。
去年以来,“瀚海硅谷项目中国行”、厦门大学美洲校友会·中美科创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会相继在火炬高新区举行,为硅谷优质项目、人才对接厦门本土资源搭建了良好平台。其中,“瀚海硅谷项目中国行”活动由高新区与瀚海硅谷科技园联合主办。活动上,9个来自硅谷的高精尖创业项目与厦门本土投资者交流、对接,现场达成3个项目1500万元的投资意向。
把高层次人才“唤回来”,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帮助更多厦门本土企业“走出去”。火炬高新区将与瀚海共同探索,根据火炬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同时结合厦门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进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电力电器、软件与信息服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LED等六大重点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新兴特色产业的项目、企业和人才。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火炬高新区创新基地落户硅谷、中以合作项目(厦门)孵化中心揭牌,火炬高新区国际化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希望通过链接国际“双创”资源,助力厦门引入更多海外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为加速优势产业和本土企业国际化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人才国际化水平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打造专业孵化器,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于先导产业的培育与创新,火炬高新区围绕“五个一”,即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产业研究院、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产业园,推动区域石墨烯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建成福建省首个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专业孵化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为厦门地区的重点产业如光电、微电子等领域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该孵化器将向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孵化服务。比如,在投融资方面,创新创业园已和烯成公司组建目标总规模为2亿元,首期基金规模5000万元的石墨烯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入驻专业孵化器的项目;产学研方面,将引入德尔石墨烯研究院,聚集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包括1名院士、3名千人计划专家和12名博士;公共技术平台方面则投入4500万元购入专业设备打造的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厦门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新材料的表征和检测、新材料的应用开发等专业服务。
目前,火炬高新区拥有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厦门软件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厦门海峡科技创业促进有限公司等3个国家级优秀孵化器。以这些实体孵化器为载体,火炬高新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强劲发展动能的专业孵化器集群,包括物联网、海洋、光电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其中,每个孵化器将配备1个公共技术平台、1个专业众创空间、1只产业基金,实现高端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形成“产业孵化”新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火炬高新区正加大与第三方专业平台的合作。譬如,园区的物联网专业孵化器与物联网研究院、天地公司三方共建,海洋专业孵化器则与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合作。
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通过建设专业孵化器,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从侧重企业孵化到侧重产业链培育,从注重综合服务能力到打造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致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