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政策红利,助力转型升级 从贴牌代工到创建品牌,厦门健身器材产业的华丽蜕变,除企业自身品牌意识增强外,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为产业“强身健体”。“对健身产品,海外市场最看重的是器材寿命和使用安全。”徐火祥说,为此,同安区于2012年起,开始推动建设厦门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并于三年后晋升为“国家级”。 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由此,当地塑造了区域“高品质运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的行业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厂商前来采购。“厦门的健身器材产业链完整,技术非常成熟。”谢桂香以康乐佳举例说,企业从过去的家用产品系列,向家用、商用全系列产品发展,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相关部门的努力不止于此,其长期致力于整合资源,通过质量、创新、品牌“三轮驱动”,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掌握标准就掌握了话语权。”徐火祥说,同安区注重以标准提质量,区域企业率先完成全国健身器材行业首部团体标准的审定工作。 受其推动,企业也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以蒙发利为例,“我们主导制定了按摩器具产品的国家标准,并承担着8项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任务。”唐志国说。 徐火祥介绍说,当地在创新驱动方面,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服务和产品检测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为企业转型提供平台支撑。而在品牌驱动方面,目前已有16家共27个自主品牌。此外,区域内有4家“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5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拓宽应用渠道,提升附加价值 “我们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运动秀’APP,通过蓝牙连接健身器材上的电子视听娱乐设备,就能模拟不同的场景进行锻炼。”在康乐佳的产品展示区,谢桂香向记者演示操作一台具备视听和互动游戏等娱乐功能跑步机。据她介绍,近年来,康乐佳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健身器材企业结合“互联网+”与个性定制服务,拓宽应用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已是常态。比如,一些产品与医疗检测结合,把运动健身器材与检测医疗设备合二为一,附带测心率、血压、血氧的功能,达到产品高值化。又如,针对银发族、上班族、儿童、女性、特殊病人等不同群体,企业设计不同的专属产品,用差异化的专属服务赢得市场。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健身将成为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新趋势,这也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唐志国认为,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器材的研制,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并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以及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需要,器材的研制更突出针对性与适用性。基于此,奥佳华已经研发推出智能化按摩器具。“我们希望把产品打造成一个健康管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他说。 |
相关阅读:
- [ 12-20]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 晨练已成为鹭岛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 [ 12-14]湖里“百名专家”走进康晖社区 亲身示范健身操
- [ 12-12]来一次夜跑炫彩一座城 集美新城荧光夜跑打造全民健身狂欢
- [ 12-06]厦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健身器材和按摩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