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成长之路 四岁读书,却因文革荒废了八年时光 很多人获知卢炬甫辞世的消息,是他“头七”时,他的博士生导师波兰天文学家马瑞克·阿图尔·阿布拉莫维奇写的悼文。马瑞克是国际著名的相对论、黑洞吸积盘专家,他的文章发表在波兰天文学杂志上,译文迅速在中国朋友圈里流传开来。 这篇老师为学生写的悲痛悼文也让很多厦门市民吃惊――在卢炬甫走了之后,他们第一次知道厦大有天文系,天文系里有这么一位研究神秘黑洞的大咖。 这位温文尔雅的湖北人,可能是厦门最“孤独”的科学家之一,他大半辈子研究天空中看不见的黑洞,是我国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像他这样的以黑洞为毕生研究对象的科学家也不多。 卢炬甫70岁的人生,在看似平坦的道路上却有曲折。他四岁就读书,这使得他赶在1964年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不过,他还是不可避免地遇上文革。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在中学任教,带领学生开荒,埋藏在心底的科学理想以尖细痛楚的方式撞击着他。 1978年,在荒废了八年时光后,卢炬甫迎来科学春天,31岁的他返回中科大,后公派出国,1985年在意大利获得博士学位。 1982年,卢炬甫到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时年35岁,他国外的同学,都比他年轻,可想而知他面临的压力。早前的报道说,他出国时,他的女儿还在读幼儿园,他回国时,女儿已经小学毕业了。 马瑞克的悼念文章回忆卢炬甫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牛津大学的情形。当时卢炬甫住在马瑞克家里,同住的还有牛津大学神学系学生。马瑞克说,作为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卢炬甫是无神论者,但是他和大家相处得很好。 卢炬甫当时在牛津大学丹尼斯·夏玛教授的研究团队工作。马瑞克说,丹尼斯是著名的英国宇宙学家,他的学生包括斯蒂芬 霍金。 艰难的科研之路 条件匮乏没有天文望远镜,只能用计算机研究黑洞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爆红,使得天体物理从未像现在这么引人注目。 事实上,黑洞科学家远没有文学描述的那么浪漫。卢炬甫大半辈子研究的黑洞,根本无法直接看到,科学家是从黑洞导致其周围时空扭曲或通过吸积过程释放的巨大引力能,而推断出黑洞的存在。 这个只凭现象存在的黑洞,却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亮了卢炬甫的生活,他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 而且,像他那代的中国天体物理学家,也没有条件像人们想的那样每天透过望远镜仰望星空,理性思维是他唯一工具――他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在计算机上展现黑洞及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 那么,意义何在?十几年前的采访,卢炬甫曾经被我们问到这个问题,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否直接用于实践并不是特别关注,但是他确信,所有这些科学基础知识最终都会带来实际应用的效果。厦大天文学系系主任方陶陶说,基础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你无法用“有什么用”来衡量它的价值。的确,在引力波信号被观测到后,科学家发现,超过2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存在并非无稽之谈。 |
相关阅读:
- [ 11-08]集美社区书院带课程进军营 邀厦大教授解读十九大精神
- [ 11-02]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昨在莲福美术馆开讲
- [ 10-28]“书法老人”翰墨飘香传承国粹 义务教授书法20余载
- [ 10-19]厦大老教授细说新变化 点赞厦门文明水平不断提升
- [ 10-14]湖里星期六理论宣讲走进金尚社区 教授畅谈国际关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