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悦新城小区党支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
五缘湾1号小区在益书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
东南网10月27日讯 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变化,见证着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居民的获得感——经过改造提升,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支部引领解决百姓关心的“老大难”问题;党员带头,将居民需要的服务“送上门”,小区氛围更加和谐……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紧紧围绕这一内容,禾山街道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为载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于是,一批优秀的党员走上小区治理的“大舞台”,并以此凝聚起一股“红色力量”。通过把支部建在小区上,禾山街道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居民在城市小区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也让党建服务更有温度。
搭舞台 党员走到台前
周末,许铭松照例来到小区楼下巡走一圈。“悦之路”上,结合了宣传和路灯照明功能的座椅整齐地排放着;“悦之亭”前,居民们领着小孩在小广场上聊天、玩耍;静静矗立的“悦之窗”上,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格外灿烂……许铭松边走边看,也一边思考着,“提升小区治理,下一步还得加速业委会的选举,并把前期梳理出的14项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好”。
今年5月,湖里区发改局副局长许铭松多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其所居住的小区——凯悦新城的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于是,一有空闲就到小区里走一走、看一看成了许铭松的一个新习惯。
“走走看看,和居民聊一聊,才能知道小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改善提升,居民的需求是什么。”许铭松说。
通过成立小区党支部,禾山社区凯悦新城这个过去居民眼中的问题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油烟扰民、停车乱象、绿化带破败等问题解决了;小区里多了“悦之路”“悦之亭”、科普基地等人性化的活动空间;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活动形式也更多了。
在许铭松看来,要打造熟人社区,首先得“打破围墙”,让居民走出家门。因此,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首先亮出身份,并自发组建起“七彩志愿服务队”,“零距离”服务群众,提升居民幸福感。
小区党员马丽娅、赵立平和谢静认领了小区医务室作为服务阵地,三人会轮流值班,为居民提供健康方面的咨询。
“小区里有些居民对看病挂什么科室,或者用药要注意什么细节都不太清楚,这些都可以到小区医务室来咨询。”马丽娅说,小区党支部这个平台让她这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的退休生活格外充实,“能够服务小区我很高兴。”
立足专业特长为居民服务,目前,凯悦新城小区的“七彩志愿服务”共开展了垃圾分类、亲子教育、洁净家园等1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人数逾2000人。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湖里区禾山街道积极创新全覆盖的组织网络,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延伸建设党支部网络至小区,成立了31个建制型小区党支部,4个兼合式党支部。如今,一批像许铭松一样的优秀党员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禾山街道小区建设、打通党建服务“最后一百米”的“领头雁”。
大合唱 凝聚红色力量
走进禾缘社区五缘湾1号小区的“1号议站”,电视显示屏上,小区征集的10大难题从项目,到预计完成时间、完成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完成情况一栏显示,10大难题目前已协调解决了8件。
“‘1号议站’是小区建设议事的阵地,建立了一套议事制度。”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淑祯介绍说,为了更直接听取居民建议,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固定时间在小区轮值,定于每月1号议事,目前,已经推动解决了小区个别楼栋地基下沉导致围墙倒塌、五缘西三路路口管线井盖等居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切实服务居民。
在五缘湾1号小区,小区治理不再是“单打独斗”,在社区党委的凝聚下,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物业、社区社会组织共谋共建,设立党员便民服务站,织密党支部“一张网”;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和轮值制度,打造便民服务“一条龙”;搭建“1号讲坛”,定期开展各种类型讲座学习和实践活动,团结党员群众,拧紧拧足“一股劲”。
每月的10号和20号,禾缘社区驻区商家卡卡造型都会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如今,这样的活动已经举办了超过100期。
“社区的商家联盟已有商家144家,并且仍在不断增加中。”禾缘社区党委书记谢美端说,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共认,社区治理变成了全民参与的“大合唱”,社区氛围也更加和谐温馨了。
小区居民是社区治理这曲“大合唱”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在小区党支部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员走出家门,主动认领岗位。
党员志愿者郑卿发起的亲子国学课堂是小区里最受欢迎的服务之一,每周一次的国学课,不仅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丰富了小区里的文化生活;危竹祥是社区里的“宣传骨干”,热爱摄影的他总是拍下小区里的温馨瞬间,并把正能量传播出去;小区支部副书记何海银认领了党群之家管理服务;党员志愿者胡春妹则成了“梦想书屋”的“守护者”,主动认领了这一岗位,每天,她都会下楼整理两次图书,方便居民借阅……
建立区域化党建格局,禾山街道把党员融入产业发展中,把更多的资源都融入社区里。目前,22家驻区党组织的4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了66项服务活动。此外,水晶森林、书香佳缘、禹州香槟城、古龙居住公园、碧湖嘉园等5个小区成立了“小区调解工作室”,鑫湖花园小区成立了居民自管小组,翰林苑和宏伟大厦小区制定了“小区居民公约”,通过搭建平台使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实现居民共治共管。
创品牌 服务拉近距离
木质桌椅,整齐的书架,安安静静的屋子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看着书……这里就是禾山街道岭下社区的社区静读小苑公益图书馆。
别看图书馆的规模小,但这里却发挥着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拉近居民距离的大作用。
“一开始只是希望大家能多读书,没想到却激发了居民的热情。”公益图书馆的发起人、社区居民慈馨说。图书馆“搭台”,不少社区党员、居民,主动融入静读小苑的日常管理当中,还当起了义工,真正打通了小区建设的“最后十米”。
岭下社区居住的都是几年前旧村改造后返迁的居民,大伙儿既是土生土长的“老市民”,却又是接触城市社区生活不久的“新市民”,要怎样才能真正融入城市新生活?
特殊的社区背景让这里的治理者们在注重充实居民“钱袋子”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指数的提升,需要物质和精神文化并驾齐驱。”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春红说。在禾山街道、岭下社区党委的共同努力下,岭下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日渐丰厚,社区生活配套也不断完善起来,党代表服务站和党员志愿服务队成了服务居民的“贴心人”,家庭医生逐步覆盖。
居民们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曾落下。如今,在岭下社区里,光是社区书院开设的课程就有数十种,居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瑜伽、国画课、美容美甲课、剪纸课等课程参与;四点半课堂上还有外教志愿者教外语;爱运动的居民不论老少,都能在社区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不仅如此,岭下社区大党委通过积极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广泛开展多元共治,进一步拓宽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渠道。
党建引领下,一个个惠及居民群众的党建服务品牌在禾山街道树立起来。街道各社区先后成立了“党员调解驿站”、“党员妈妈送学团”、“党员便民服务驿站”、国学孝亲志愿服务队、“Ai禾缘”志愿者队伍等党员志愿服务平台,使小区居民难有人帮、怨有人解,矛盾纠纷不出小区、日常服务沉在小区。同时,东海山庄小区党支部还根据在职党员的特点和专长建立完善档案,开展地毯式入户走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手记
党员在一线服务在身边
在五缘湾1号小区采访时,禾缘社区党委书记谢美端指着小区东门“一号先锋路”上的灯柱说,用手机扫一扫会发现“惊喜”。
于是,记者掏出手机扫描灯柱上的二维码,果然,一位“1号先锋人物”的故事立马通过手机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谢美端说,道路两旁10个灯柱分别展示了10位小区先锋人物的优秀事迹,而这其中有80%的小区先锋人物是党员。
不仅在灯柱上展示党员风采,传递正能量,五缘湾1号还在入口的小区导览图上标注了有党员的楼道,方便有需要的居民。
走进禾山街道的社区、小区,你几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身边的党员”。
在凯悦新城的小区楼道里,印着门牌号和二维码的“党员身份牌”格外醒目,拿手机扫一扫,党员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以及党支部的介绍便一目 了然。同时,居民还可以直接通过微信,预约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在禾山街道的领导班子看来,自觉将党建的引领、治理和服务功能向社区、小区等神经末梢延伸,是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落地生根”的重要手段,而通过将支部建在小区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党员在一线,服务在身边,才能让百姓收获满满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