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香卉辉/文 沈威/图 实习生 庄子悦)鹭岛酷热难耐的七八月,第14年坚定不移的助学行,30位励志坚韧的贫困生,90万满载爱心的资助款,无数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都已化做这个夏天最暖心的回忆。
上周六,一场隆重而简朴的座谈会,为本报与厦门市教育基金会携手举办的第14届“帮我一把我能飞”爱心助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座谈会上,来自厦门、漳州、龙岩等地的30名寒门学子领到了数额不等的助学金。
今年的爱心助学活动,共收到各界捐款900820.12元,有了各界爱心人士为他们撑起的一片蓝天,这些孩子今后的大学生涯,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潘世建、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亚梅、海峡导报社常务副总编辑林世雄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谭南周主持。虎溪岩寺向协法师、爱心人士张先生、厦门市爱心牵手义工协会会长何奕璇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助学活动,30位寒门学子自强自立的奋斗故事,通过本报“爱心助学”与您见面。
是您的点滴捐助,让学子们展翅高飞的青春梦想不再为高昂的学费牵绊;是您鼓励的话语,让身处逆境的贫寒学子感受到了温暖;是您的如期到来,让这些孩子对社会的大爱之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感谢未曾谋面的好心人,感谢亲自将善款送到义工手中的爱心人士,也感谢转发“爱心助学”报道的您!
如今,本报与厦门市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14届“帮我一把我能飞”爱心助学活动已完美收官,但我们对贫寒学子成长的关注、鼓励、帮助不会停歇,爱心助学,欢迎有您相伴,明年夏天,我们不见不散!
爱心寄语
贫困是锻炼 爱心要感恩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潘世建
今年暑假,我跟往年一样,走进了许多贫困生家庭,有的情况触目惊心。“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进大学,真是了不起!”看到这些孩子们一脸笑容,很阳光。而且能够承受贫困,艰苦奋斗考进大学,在成人之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我很敬佩。
贫困是锻炼。因为有这样的生活,给了我们人生道路一盏明灯,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不怕艰苦,让我们能够跨越。人生之路没有一帆风顺,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们经过了这样的锻炼,对于人生之路,就会比一般的孩子理解更深刻。
当你们走进大学的时候,你们要牢牢记得,在人生道路非常重要的节点上,这个社会为你们注入浓浓的爱心。孩子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还要感恩这个充满大爱的社会。“勿忘世上苦人多”。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帮助,每个人都能帮助别人。今天,你们考上大学却经济困难,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希望你们能把接收到的这些爱,汇集、转换而成对社会的大爱,看看身边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崛起,大家也要感恩。走进大学,你们未来就是国家栋梁,你们选择的每一项专业,都能在国家找到发展的土壤。希望大家多增长各方面知识,成为知识面、视野比较宽,站高看远的新一代。“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希望孩子们走进大学,读书能更加努力,学成归来。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心怀感激 志存高远
海峡导报社常务副总编 林世雄
看到这么多贫困孩子领到助学金,我突然想起曾经的自己,百感交集。33年前,我也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当年一位同学的爸爸给了我200元,帮助我实现了大学梦,这份情义,我一直铭刻在心。遗憾的是,那时候没有爱心助学。如今,你们比我幸福得多。
从2004年暑假起,海峡导报携手厦门市教育基金会,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帮我一把我能飞”爱心助学活动,14年来,不曾间断。14年来,我们筹措了上千万爱心基金,直接帮助了四五百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想。我们这个爱心助学活动只是社会大爱的一个缩影,社会上还有无数的爱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贫困的弱者。
今年,我们的助学活动筹集到90万多元的善款,今天30位来自厦门、漳州、龙岩等地的同学来到现场领取助学金。
这些爱心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助学活动中,虎溪岩连续第十一个年头捐出二十万元善款;爱心人士蔡先生连续多年率先慷慨解囊……像这样来自民间最真心、最淳朴的爱心不胜枚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关爱,希望受到资助的同学们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树立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不断超越自我,把来自各界的关爱化为奋进的动力,心怀感激,志存高远,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把爱心接力棒不断传递下去。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自然无限美好。
怀揣梦想 勇往直前
虎溪岩寺向协法师
受虎溪岩寺方丈净心大和尚的委托,来参加“帮我一把我能飞”活动,首先要感谢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和海峡导报,这么多年来给我们虎溪岩寺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平台。除了我们,同学们,你们在十年寒窗枯燥乏味的学习中,不忘初心,通过苦读取得优异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助学活动传递虎溪岩寺的爱心,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期待,承载着寒门学子的未来和希望。同学们,接下来是你们新的起点和开始,也是你们人生的转折点,在诸位同学即将迈入大学校门之际,希望你们胸怀理想,志承高远,也希望大家奋发向上,早日成才。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智慧是财富的基础。希望大家倍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迎接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检查自己,做到不气馁,不消沉,不失志。希望同学们怀着感恩的心,回馈之心,在未来成才之际,能够真诚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回报国家。希望你们带着梦想,带着希望,勇往直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受助学生的“三种情绪”
感激 信念 感恩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刘铖,毕业于厦门双十中学。作为此次爱心助学的受助学生,我内心有三种情绪。
第一种情绪,也是最为强烈的情绪,便是感激。追本溯源,这份感激,来自于学校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也来自于对海峡导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感,更来自于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和社会各界好心人慷慨解囊之举背后的拳拳善意,还来自于对国家助学金的项目政策关怀。
以我的经历具体来说,我因为家庭相对困难,在学校也表现得比较内向,并不怎么提起自身的情况。但我忘不了一天晚上,年段长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将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学费减免的项目表格递给我,然后注视着我说,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们永远支持你。我很感谢我的学校。
同时,我也要感谢媒体的报道,是他们将我们的情况告知了各位爱心人士,让我们能接受到来自社会的更为广泛的帮助。此外,无私相助的好心人,还有默默奉献的基金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们,你们的付出,我都会铭记在心,并感之谢之念之怀之。
那些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很幸运能够在这个夏天与你们相遇,你们让我感受到的,是处暑之后仍未消散的热情,是令人动容的人间大爱,是不断汇聚流动不止的社会正能量!
感激之下,由此而生的前行的坚定信念,便是我内心所有的第二种情绪。各界的帮助,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无不减轻了我们家庭的负担,使我们能无后顾之忧地进入大学,使我们能更少地因物质原因而分散学业注意力,更专注于学习。
但更多的,这份前行的动力,来自于一份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次受助的经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话的涵义。来自各界的帮助,使我多了一道更为特殊也更为牢固的后盾。
受关注受帮助的经历,也使我内心更加强大。在今后四年甚至更长的大学生活中,我会时时记起这次经历,就像鲁迅先生望向藤野先生的照片一般,我也会平添一股动力,坚持规律作息,坚持自律不沉迷游乐,执着学业,更深更广地汲取知识,使自己更为强大,从而实现个人抱负,从而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更有价值的人。
我不相信寒门难出骄子,我只认同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而你们的帮助,则更使我平添了一分动力。因为我知道,我背负着更多的期望。
最后一种情绪,大抵是报恩的冲动吧。我想,大学不荒废,认真对待学业,是一种报恩;利用假期时间前往资助我们的公司实习或是参加志愿者活动,这也是一种报恩;而未来走出社会之后,根据个人能力,帮助其他和我们有着相似境遇的人,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我想,这更是一种合适的报恩方式。这次经历,则将一颗爱心之种播撒在我们心田,我想,我应当常怀感恩之心,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生长成树。同时,时刻记得报恩,从而将这份爱心传递出去,让爱心独木成为郁郁青青的爱心之林。
最后,祝各位好心人身体健康,生活顺利。
初衷
逆境中的奋勇向前让人感动
在湖里区禾山路上一幢不起眼的老旧矮房里,我们曾经问过杨伟荣,世界这么多彩,把自己变成“读书机器”,值吗?
这位厦门大学准大一新生很坚定地回答,“我生在贫困家庭,读书考大学,是我今后唯一的出路。”
虽然这些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我们的贫困学子们都像杨伟荣一样,在十几年的寒门苦读中,为家人、更为自己奋力拼搏着。
我们关注、报道这些寒门学子,不是同情他们的身处逆境,而是为他们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鼓掌。帮助他们渡过一时的难关,相信这些孩子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就像我们此前曾报道过的许多寒门学子,在工作以后,都默默地将爱心传播出去。
感恩
如潮爱心助寒门学子圆梦
凭着自己的努力,敲开了大学之门。可是,当他们手持录取通知书站在门外,高额的学费却让他们再度哽咽。是无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爱心善款,帮了他们一把,助他们高飞!
今年,在爱心助学活动启动的第一天,虎溪岩寺又如期第一个送来了20万元的善款。自从2007年开始,虎溪岩寺已连续11年参与并第一时间关注导报的爱心助学活动,11年间共捐款70多万元。
看到本报连续推出的助学报道,爱心人士蔡先生及时联系本报,顶着烈日走访了蔡晓雅、许晓艳、叶海涛、彭希元四位学生的家庭,详细了解了学生们的状况,并一次性给予了4万多元的助学金。还有湖里区蔡塘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捐出了1万多元的零用钱。厦门唯美优格家具有限公司,也向爱心账户打进了4000多元的助学金……
感谢无数伸出援手的你们,是你们的爱心,帮助了30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约定
“牵手行”关爱仍在继续
虽然今年的爱心助学活动已经结束,但在今年首次配套举行的“爱心助学牵手行”中,有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已与贫困生们一对一结成了爱心帮扶的“对子”。就算孩子们奔赴各地上大学,我们对每位贫困生的关爱仍将继续。
就像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潘世建所说,“精准扶贫”除了用钱,更要“用心”!在持续进行的“牵手行”中,我们的爱心人士将更多地在精神层面给予孩子们犹如亲情般的持续关爱,帮助每位孩子更好地成长。明年夏天,我们的爱心助学还将如期“起航”,期待更多爱心的参与,让鹭岛更加有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