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培训会第四期活动吸引上百名志愿者
【名片】
思明区文物保护
志愿者队伍
成立于去年10月15日,是全市首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者超过250名。志愿者每月两次对认领的文物进行巡查记录并反馈。
队伍的成立源于思明区启动的“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行动。目前,思明区199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中,有180处文物被热心的志愿者、家庭、企业或社会组织认领。
听老鼓浪屿人
讲述鼓浪屿故事
“鼓浪屿的近代历史租界、华侨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客观上为鼓浪屿带来了一批学校、医疗机构。鼓浪屿的建筑大多是华侨所建,浓缩的是华侨在海外拼搏的历史……”当日的培训会上,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林聪明带来了精彩的鼓浪屿故事。
作为地道的鼓浪屿人,65岁的林聪明自2013年5月退休以后,就开始梳理研究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去年11月开始,他在鼓浪屿外图书店开设“话说鼓浪屿”系列公益讲座,同时应市图书馆邀请到洪卜仁工作室“文史沙龙”,为文史爱好者讲述鼓浪屿。
在他看来,申遗成功对鼓浪屿的进一步提升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助于更好地保护鼓浪屿的历史文化。他建议,“鼓浪屿的整治提升还要继续下去,要解决与鼓浪屿文化内涵、文化特质不相符合的问题。要更好地传承鼓浪屿的活态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要为鼓浪屿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境,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
对于这群活跃在文物保护一线的“思明群众”,他充分肯定:“文物保护志愿者不仅要认识认领的文物,更要具体、深刻地认识我们走过的历史,从历史和文化中得到感悟。这才是最重要的,不仅能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和使命感,还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成立讲解队伍
让文物“说话”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我很自豪。”今年43岁的徐友群是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的一员,保护文物这件事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晨跑的时候他都要到自己守护的万石莲寺大雄宝殿巡查一番。
如今,像徐友群这样的文物保护领域的“思明群众”日渐庞大。他们正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在全社会聚合守护文物的强大力量。
来自思明区文体出版局的消息显示,这场自去年10月15日启动的“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行动已经举办了九期活动,180处文物点被认领保护,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成员已超过250名。
联合广播打造系列报道“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发起思明区文物业主保护联盟行动、省市媒体强烈关注思明区文物保护工作……在轰轰烈烈的“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行动中,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爱心市民加入其中,文物守护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要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解员的作用不可小觑。思明区文体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组织培训一支文物讲解队伍,鼓励有兴趣的志愿者报名参加,也欢迎志愿者家庭的小朋友来报名做小小讲解员。
【原声】
利用节假日为游客讲解
文物保护志愿者、市体育局产业处副调研员刘浩:我对文物很感兴趣,平时也爱好收藏。去年思明区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我第一时间报名,虽然工作忙,但每次活动、培训我都积极参加。我认领的文物点是华侨博物院,今后打算加入到义务讲解员队伍,利用节假日时间,用接地气的语言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创新做法,具有很大号召性,能够召集到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不仅有助于了解历史、增长知识,也是爱祖国、爱厦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