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海域出现是无毒赤潮 部分海域出现了有害藻种

2017-06-14 15:25:00吴笛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最近,我省部分海域发生有害赤潮,漳州还出现了疑似人食用贻贝中毒的病例。那么厦门海域的情况怎样呢?记者从市赤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昨日,厦门海域出现总计15平方公里的赤潮,不过是无毒赤潮。另外,我市部分海域出现了有害藻种——链状裸甲藻,不过目前该有害藻种正在逐步消亡。

检测报告

总面积15平方公里赤潮皆无毒

6月10日,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从我市海域采集到7个水样和2个牡蛎样品,毒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均检出麻痹性毒素,不过含量均低于欧盟预警值。这个结果表明:漳州、泉州两地发生的赤潮优势生物种在我市海域也已经检出,但尚未达到赤潮密度。

6月11日,相关单位继续采集7个站位水样,并进行了浮游植物种类及数量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白石炮台附近海域和大嶝白哈礁海域第一优势种为链状裸甲藻,表明我市部分海域链状裸甲藻有发展趋势。

6月11日,监测单位对同安湾后田附近海域进行采样监测分析后,发现该海域已发生赤潮,面积约5平方公里,生物第一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该藻种无毒。6月12日同一地点的监测结果显示:赤潮持续,范围延展至鳄鱼屿西南侧,呈斑块状分布,分布面积约13平方公里,第一优势种仍为旋链角毛藻。另外,五缘湾及湾口海域也有同种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我市海域赤潮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

6月12日,大嶝白哈礁海域和白石炮台附近海域没有检出链状裸甲藻,生物优势种以旋链角毛藻及中肋骨条藻为主,这两种藻均无毒,其它站位水样中也未发现链状裸甲藻。表明我市海域有毒赤潮的第一生物优势种链状裸甲藻在逐步消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