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180处文物被热心人认领保护
文物志愿者凭热情和责任感守护文物。
海西晨报讯(文/记者 戴懿 图/洪丰余)面对基层文物保护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文物经费有限、社会公众参与度低、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等难题,思明区于去年10月发起了“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系列活动。如今,思明区已有180处文物被热心的志愿者、家庭、企业家认领保护,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达250余人。
有思明区政协委员认为,文保志愿者是一支很好的社会力量,即使是宣传活动也是一种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考虑这支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志愿者认领保护文物,不必过多量化考核
思明政协常委吕韶风说,守护文化遗产不仅能让城市多一份独特的气质,更能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文保志愿者越多,这座城市的品位越高,城市也越美好。
思明政协委员郭银芳提出,认领保护文物不仅能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模式,可以让更多人通过历史文物了解自己所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吕韶风认为,志愿者签约是出于对文物的热爱和责任,对他们不必做过多的监督和强化、量化考核。
认真倾听志愿者声音,让他们更有荣誉感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廖宁提出,对志愿者的鼓励应以精神层面为主,可以在不影响文物本体的情况下,挂上保护标识牌,上面标明志愿者的名字,这样更容易形成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氛围。
廖宁认为,文物认领工作要持续开展,首先政府要重视,相关部门应做好引导工作,形成以保护文物为荣、破坏文物为耻的社会氛围,让志愿者树立使命感、认同感、荣誉感。其次,志愿者认领的文物点可以每年交换一次,让志愿者对文物一直保持新鲜感。另外,主管单位要认真倾听志愿者的声音,使他们的意见得到合理的反馈和回应,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付出的价值感和荣誉感。
【市民有话说】
上期话题:《厦门地铁装修可以“更闽南”》
郭女士:厦门是国际化城市,地铁的各项标识也要使用双语。
何先生:还可以考虑在地铁文化墙中展示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