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厦门,大厦之门!
不知道是哪位人士、什么时候给厦门下的上述定义,却知道2017年对于这个“大厦之门”,绝对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
直至近日进入厦门,行走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更知道:作为中心城区的思明,竟是一个难以忽略的所在。
据有关史料,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授命兴筑厦门城,始有厦门之名。清初,郑成功据厦门,以厦门为反清复台基地,设思明州。民国元年,改设思明县。1933年先改为思明市,后改为厦门市。
所以,有人说,读懂了思明,也就读懂了厦门。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将进入思明,在相关部门和人士的带领下,沿着一个个片区、一条条街道、一座座建筑,去发现、追踪、展示沉淀其间的一个个故事、一条条脉络、一座座航标,并形成系列报道,期待以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读懂思明、读懂厦门、读懂中国。
【读懂思明之五】城市义工:一件温暖人心的“红马甲”
新华网厦门4月1日电(刘默涵)周末的思明,徜徉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不少地方跃动着“红马甲”的身影。知情人告诉记者,那是城市义工在行动。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仅该协会就已拥有义工6000多人,其中,星级义工589名,优秀义工家庭28个。2016年,由该协会组织的义工活动,总服务时长已超过5万小时。
小义工们在思明的街道上宣传垃圾不落地理念
除了城市义工协会外,思明区还活跃着另外十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和700多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注册人数已达10万人以上。
作为厦门的老城区、旅游中心,思明区除了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外,还有大量的游客需要服务。如何解决人手紧张、经费有限这类难题,2012年6月,思明区开始尝试新的管理方式,让公共服务社会化。在宣传部、文明办等单位的倡议、指导下,“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正式实施。
“一开始,参与这项活动的人数不过100多人,但出乎意料的是,此后半年间队伍便迅速壮大起来,最终成了一个重要的社团组织,”首批义工之一的许志仁先生记忆说。
到商业中心、旅游景点进行文明宣导,为外地游客提供咨询;到海边,开展“关爱祖国山川河流”捡垃圾等活动;到社区帮助居民清理卫生死角;到养老院给老人家梳头捶背,陪他们聊天;等等,是城市义工的日常工作。细细看过去,便会发现,一件件“红马甲”里面,尽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但笑容却是如此相同。再认真一问,所有“红马甲”的身份简直称得上“五花八门”:工人、学生、公务员、家庭妇女……甚至有台胞、有外地游客。
孩子们踊跃参加思明城市义工活动。图为小义工们到养老院与老人家作伴,给他们带去欢乐。
“参加义工活动,正在逐渐成为我们这里的一种生活风尚,” 思明城市义工协会会长王忠武告诉记者。
“2005年以来,厦门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底蕴和不断提高的居民素质,是城市义工快速成长的基础。”提到义工队伍快速扩大的原因,王忠武认为。
而年过7旬、在义工界被称为“蓝爷爷”的蓝永生老人则给记者提供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次,他到一个文印店打印相关资料。看店的小姑娘在打印时发现了“思明城市义工”字样,并得知眼前的这位老人便是义工时,当即坚持 不收任何费用。
“她再三表示,说平时也很想参与义工活动,无奈实在太忙。所以这一次就免费复印一次,权当也当了一回义工。”
一名义工在为老人修剪头发。
步履匆匆的城市街道中,一名义工正在拾拣人们丢在地上的垃圾。
据了解,思明区城市义工采用开放式招募爱心志愿者和“1+N”的志愿模式,打破了“中国式被志愿”现状,原本每周六固定主题活动发展为如今的30多个常态化义工志愿服务点,义工范围也从原先思明区本地义工拓展到了厦门市。协会在过去的几年里,先后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全国首届“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福建省十大重点培育品牌志愿服务队伍等荣誉。
“未来,我们将坚定自主化、常态化的运作方向,用我们微小的力量,让志愿服务的精神在人们心中传递,辐射和带动更多人发挥自己的热量,从而汇聚爱的河流、汇聚全社会强大的正能量,让社会将更加的文明和谐。”王忠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