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全面建设社区书院,打造居民精神家园。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叶颖)“城中村”变身美丽宜居家园、台胞变身志愿者服务居民、专业社工服务走进居民生活……走进特区发祥地——湖里,处处能感受到创新社区治理与共同缔造带来的惊喜与改变。
而更深刻的变化来自观念的转变:政府改变“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为社会力量发挥作用让渡了空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回归和强化,各种力量参与共建热情高涨;居民群众主体意识得到激发,越来越多的人从“旁观者”变成了“缔造者”,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
当前,湖里区正积极推动社区治理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打造一批“多元共治”典范社区和创新社区治理“新名片”,为美丽厦门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再立新功。
镜头1
美丽城区
老旧小区获“新生” 居民开展认捐认养
“你看,我们的小区变得多漂亮!”湖里街道金鼎社区这个“80后”老旧小区实现了“脱胎换骨”。而同样发生蜕变的还有殿前街道神山三航小区,这里居住着厦门最早的一批特区建设者,他们生活的老旧小区在两个月内旧貌换新颜。
共同缔造理念正在成为湖里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的“内生力量”,居民让出空间、让出道路、拆除历史搭建,积极开展认捐认养,共同扮靓小区。今年,湖里区将对村里社区滨海苑、东荣社区东兴小区等32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建筑面积约52.5万平方米,涉及6384户居民。而紧接着,湖里区还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逐步推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
正在变美变靓的还有湖里区的“城中村”。开展共同缔造以来,全市共组织15次“村改居”社区市容和环境卫生考评,湖里区取得9次第一名、5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镜头2
幸福生活
共建发展中心 居民圆了致富梦
来到云顶中路与吕岭路的交叉口,一座大型城市综合体“跳”进眼帘。这个集商贸、酒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中心每天吸引上万名市民前来购物消费、休闲娱乐。这里就是蔡塘广场,由蔡塘居民共同集资兴建。
作为我市由居民集资入股兴建城市综合体的首块“试验田”,蔡塘社区坚持“政府引导、自我拆迁、招商先行、全民入股、共同发展”的模式,让每一位入股居民享受到共同缔造、共同发展的成果。现在,每月11日,入股居民都会收到2650元分红。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改居”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为我市居民参与社区发展与改革建设提供了创新模式和重要经验。现在,湖里区10多个“村改居”社区你追我赶,后埔、枋湖、钟宅等社区纷纷加入建设集体发展项目的行列。其中,后埔社区引进建发集团子公司合作参与社区发展用地项目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集体资产年收入将从1600万元增加至5000多万元,固定资产将大幅增值。
镜头3
激活力量
政府“买单” 专业服务扎根社区
从2010年开始,湖里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每年投入1500万元以上。那时起,“社工大军”进驻社区、走近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残疾人、家庭综合等近70个专业服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居民从中受益。随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全面铺开,湖里区探索社区+社工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在全国领先,更获得国家民政部的肯定。
不难看出,在共同缔造理念的激发下,湖里政府转变职能,角色定位从“包办者”转为“引导者”,实现群众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共享有机会,各种力量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注重发掘社区“草根领袖”,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实现居民自助管理、自助服务、自得其乐。如今,社区社会组织如同种子一般悄悄在各个社区发芽,而它们已然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更带动居民投身美丽厦门建设。
【亮点】
●典范社区
湖里区健全社区分类考评管理机制,对全区社区进行了基础分类考评,2014年培育评定典范社区10个,2015年评定22个,使典范社区总数达到32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61.5%。
●两岸共融
湖里区建立海峡两岸社区交流共建机制,5个街道分别与台中市东区、台东县池上乡、台中市中区、都兰部落、金门县金湖镇开展合作共建,金尚、金山、兴隆、海天、禾山5个社区分别与台湾的台北忠顺里等5个社区签订了两岸社区共建交流协议书,互派人员展开学习交流。
●精神家园
湖里区运用“三化四平台”创新做法在全区52个社区铺开社区书院建设,打造引领时代风尚的社区书院,把正能量带给每位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