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互联网+”模式将逐步覆盖全市
□购买服务
厦门2015年在全省率先启用“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已整合866家养老服务资源
□社区试点
社区引入平台,配备助老员掌握辖区老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链接平台服务资源
□百姓下单
老人拨打“12349”养老服务专用号,可享受保健康复、餐饮配送、上门送药等服务
厦门日报讯(记者 卫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大力加快养老信息化建设,今年,厦门将在各区全面推开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试点工作,除了在湖里区全域推广外,还将在思明区和岛外四区各选择不少于4个社区试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市“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对接,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在不久的将来,老人在家足不出户,仅需拨打一通电话,就能享受到医疗、家政、餐饮、陪护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
去年,这一服务模式已率先在湖里区禾山社区试点,禾山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配备专门为老人服务的“助老员”,通过助老员入户调查掌握辖区老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链接“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上的服务资源,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养老咨询、紧急救援、上门送药等服务。
厦门2015年在全省率先启用“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和“12349”养老服务专用号,平台现已整合866家养老服务资源,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咨询、保健康复、家政保洁、餐饮配送、上门送药、陪诊陪聊、心理慰藉等服务,老人通过拨打“12349”下单,平台可根据老人的需求安排社区助老员或各类加盟服务商直接承接服务。
目前厦门已建成36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城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12349”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有效对接后,可将信息化养老落地到社区,平台通过对老人健康信息、服务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进行服务需求评估,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养老机构、服务商等,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
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厦门计划明年完成“互联网+”养老模式在全市的全面落地,建立起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大数据库和服务供应网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有效对接。
截至去年年底,厦门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2个,农村幸福院43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个,今年,厦门还将规划建设一处中高端养老园区,抓好市慈善总会爱鹭老年养护中心、市爱心护理院扩建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养老设施建设,使“互联网+”新型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服务相融合,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思明
“三化”服务体系助企业发展
□三化服务体系
1.以团队为依托,推进服务专业化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精准化
3.以网络为联动,推进服务信息化
思明区政府
喊您领“红包”
本报讯(记者吴燕如)最新数据统计,目前思明区已有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众创空间28家。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当前,厦门正在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厦门中心城区,思明区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城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最高标准,贯穿于服务企业从落地、运营到发展的整个过程,着力打造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的企业服务“三化”体系。
以团队为依托,推进服务专业化。思明区组建全国首创的综合性企业服务机构——思明区生产促进中心。该中心整合原区属6家事业单位,围绕服务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着力构建了涵盖战略研究、招商引资、市场开拓、人才建设、科技孵化等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与国内外70多家企业家协会共建,协助引进12名厦门“双百”人才落户,中心成为亲商重商扶商的“企业之家”。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服务精准化。面对新时代民营企业传承与发展需求,由思明区生产促进中心为主组织承办的“中国梦——走进创业的新起点”特色人才培训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40多名青年闽商提供温馨周到的培训服务,赢得全国各地闽商和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思明区生产促进中心积极配合打造“思明创客空间发展中心”,推动百度、腾讯等6个创业基地,以及飞马工作服务站等项目入驻思明创客空间发展中心,为创业团队、创业人才提供专业孵化服务。目前入驻基地已获风险投资基金的项目33个、取得天使轮融资近8000万元。
以网络为联动,推进服务信息化。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企业和政府信息交流反馈的高速信息化平台——思明区“政企通”服务平台,这是一个以手机App为终端的企业和政府沟通平台,将移动通信元素与互联网元素有机结合,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此外,在全国首创由政府发起建设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思明网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2015年平台交易金额已突破亿元。
海沧
创新金融产业迎来发展春天
147家金融机构纷纷抢滩海沧自贸园区
□集聚效应凸显
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以来,海沧园区新增金融机构147家,内资注册资本174.10亿元,外资注册资本2.81亿美元。在谈项目75个。
□发展态势喜人
海沧金融创新园是厦门首个互联网金融园区(西区)。该项目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已汇聚招商银行自贸区分行、金圆集团等金融企业。
本报讯(记者 杨继祥 林岑)“依托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把中国大陆作为纵深,把台湾乃至‘一带一路’作为延伸,海沧发展创新金融空间无可限量。”日前,国投信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丁兆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公司考察过西部和深圳,最终为海沧优越的营商环境所吸引,在此落户。
“环境优,政策好,人才多,海沧发展互联网金融等创新金融优势巨大!”前不久,来厦参加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的企业代表,在实地参观了海沧金融创新园后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进一步交流洽谈,争取合作机会。
据介绍,海沧金融创新园是厦门首个互联网金融园区(西区),主要发展互联网金融、投资等现代服务业。该项目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目前已汇聚了招商银行自贸区分行、金圆集团、天合泽泰(厦门)征信有限公司、农商行等金融企业,发展态势喜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九八”,海沧在全省率先引入物联网,创新传统的“动产质押”,建设金融监管仓,实时监管动产的状态。只要有市场、有订单,哪怕没有不动产做抵押,中小微企业照样可以从金融机构融资,实现产业和金融一体化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首个互联网金融园区落户海沧。海沧区当前持续推进“四创四新”产业发展导向,自贸园区带来的各项利好持续释放,全区创新金融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据权威部门统计,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以来,海沧园区新增金融机构147家,内资注册资本174.10亿元,外资注册资本2.81亿美元。在谈项目75个。
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前,海沧创新金融产业发展呈现出“两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形成自贸试验区区内区外联动发展的格局。
位于泰地海西中心的厦门互联网金融园区(东区),是许多优质金融企业在海沧的“家”。
“海沧互联网人才储备充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海沧的政策扶持力度,相比其他城市更有吸引力;海沧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大大加分。”公司负责人谈起在海沧落户的缘由,频频点赞。
“创新金融产业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助力,在自贸试验区各业态中举足轻重。”海沧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沧区除了完善硬件配套设施,还出台了《海沧区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海沧区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创新金融企业在海沧“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