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轻工业园旅游景点——通士达光影体验馆,是我省首批观光工厂之一。游客可欣赏到光影艺术作品,并通过科普互动项目了解发光原理。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3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刚刚过去的2015年,厦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境外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800亿元大关。
而这些数字在“十三五”期间还将大幅增长。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厦门预期的目标是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930亿元,同比增长12%;接待境内外游客6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而到2020年,厦门的境内外游客接待数预期是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预计比2015年增长80%,突破1400亿元大关。
要实现这些目标,厦门将主打“全域旅游”这张牌,打造国际知名旅游会展城市。厦门市旅游局局长孔曙光说,发展全域旅游是优化供给侧结构的有效抓手,具体到厦门,就是通过对数量、质量、服务、监管等旅游全要素的整合,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加立体的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后,未来厦门将处处是风景”。
围绕这一目标,厦门市2016年启动了多项旅游重点工作安排,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将全面启动一个行政区创建一个龙头旅游区工作。换句话说,根据厦门市旅游局的计划,今后的厦门,每个区都会有一个5A级旅游景区或高等级品牌旅游区。
创新升级
每个区都要建5A景区
以往每一次外地朋友来,除了来厦必去的鼓浪屿外,小许都不知还能带他们去哪里玩。如今,她随口都能说出一大串,“想文艺,来鼓浪屿;想冲浪,去五缘湾;想看看高大上的表演,那就到集美……”
如何把岛内外的这些景区串珠成线?根据规划,厦门将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提升鼓浪屿、环岛路、曾厝垵等岛内老牌景区游客舒适度,尽快培育集美、同安、海沧、翔安岛外旅游板块。“厦门要协调各区域联合发展,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孔曙光说。
事实上,这几年厦门将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拓展到各个区,就是坚持全域发展的方向。此前评选发布的厦门新二十四景侧重岛外,就有意识地将新的旅游产品、景区、特色路线在全域布局,并推介给游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后游客来厦门,将会在每个区都享受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比如,湖里区创建以城市休闲为核心的五缘湾5A级旅游区,集美区则可以文化演艺为核心创建5A级旅游区,海沧、同安、翔安则分别以绿色生态、休闲养生等为特色,结合实际开展5A级旅游景区和高等级旅游新产品的创建工作。
不仅如此,厦门还要开发全域旅游新产品,培育会展、邮轮、游艇、房车、自驾车等旅游新业态产品,构建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等并重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推动城市服务主体从旅游者延伸到居民和旅游者,强调城市和休闲基础设施要满足游客和居民的日常需求。
实现全域旅游,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尤为关键。今年,厦门将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至A级景区连接道路的建设,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的交通无缝对接,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和完善景区直通车工程,继续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支持增开通往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航班航线和旅游专列,推进海、陆、空交通无缝对接,完善“快进慢游”的全域化便捷交通服务体系。
融合发展
“旅游+”引来八方客
近5万平方米的传统酱油酿造晒场、近6万口酱缸,还有那传承1800多年的古法酱油酿造技艺……春节期间,位于同安区的古龙酱文化园让参观者惊叹不已,“一些游客参观了古龙酱的制作工艺后,1000元/瓶的酱油居然竞相购买”。工业旅游的巨大潜力,由此可见一斑。
古龙酱文化园的转型,正是厦门实施“旅游+”跨界融合行动的生动缩影。2016年,厦门要更加主动对接“旅游+”,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多元业态产品。比如,发挥古龙酱文化园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工业旅游、科技旅游创意设计,建设一批创新型工业旅游示范区。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发展运动休闲、民间民俗等旅游项目,重点建设一批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打造老院子景区、方特梦幻二期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制作拍摄一批文化旅游题材的影视作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
厦门还将继续推进旅游会展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会展规划融合、管理融合、平台融合等十大融合。同时,积极推动旅游业创新创业,支持位于海沧自贸园区的腾邦欣欣产业园引入创业孵化项目和台湾观光工厂项目入驻两岸旅游创业基地,打造旅游创客空间。
不仅如此,厦门还将进行旅游业改革,吸引更多的外资合资、台资合资旅行社入驻厦门自贸片区,推动金门地区导游领队来厦门培训换证执业,同时探索厦门自贸片区旅游业“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相关制度创新,推动旅游业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放宽旅游从业人员限制,推动实施旅游便利化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在推动融合发展的同时,厦门还借力“互联网+”,推动智慧旅游新发展。建成“厦门旅游应急指挥平台暨大数据分析平台”,提升旅游运行分析研判和应急指挥能力,建立舆情监控和网评抓取分析能力,为旅游会展决策与管理提供数据技术支撑。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桂林表示,今年厦门市旅游局将着力推进“互联网+旅游厕所”,把全市旅游厕所信息纳入旅游基础数据库,研发旅游厕所定位系统,及时向游客推送旅游厕所位置分布等信息,让游客“搜得到、找得着”。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在厦门各旅游景区,市民和游客可用手机一键找厕所。
强化监管
推动建立首问负责制
目前,厦门市成立了旅游会展发展领导小组,多个部门、多个环节联合作战,“齐抓共管”,做到对旅游投诉能够快速反应。同时,监管部门针对外地游客启动了“消费投诉解决绿色通道”,帮助消费者与商家自行协商处理,化解了部分消费纠纷。
孔曙光表示,今后厦门将坚持“专项行动和区域行动结合、阶段整治和常态管理结合、日常巡查与超常规检查结合”等组合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同时,推动各区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热线,加强与市长热线、110平台、市场监管、物价、城管等投诉平台的沟通联系,发挥旅游警察的威慑力,探索建立旅游质监执法支队,实现市区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
“在协同监管的基础上,我们将推动建立首问负责制。”孔曙光说,在实践中,很多游客不知要向哪个部门投诉,建立首问负责制就是为了避免游客投诉被踢皮球,“接到投诉的部门先行受理,不得推诿,再根据协同机制内部进行协调处理”。
不仅如此,今年厦门还将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旅游信用数据管理平台,实施旅游信用“红黑榜”制度,推行旅游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实施旅游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