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第一医院输液区仍有很多患儿在等候输液。
诊疗室融入卡通元素,有助于缓和患儿的紧张情绪。
夜深了,急诊室外仍有很多候诊的孩子。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王玉婷 黄小芳 林路然 林桂桢 通讯员 罗超 李琪彬 林媛 陈淑君)8日晚上8点,天色已全黑,医院儿科急诊室内灯火通明。医生护士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量体温、问病情、开诊断书……
在场的家长一会摸摸自己孩子的额头,一会起身了解各个诊室的进度,脸上虽然写满焦急,但仍耐心盯着屏幕上的叫号……近期,儿科夜间急诊的人数增多,夜里的急诊室里患者爆棚。
现场
市儿童医院
暖心医生帮患儿放松心情
“男生还怕医生,要不要娶老婆了?”3岁的豆豆一见到“白大褂”,立刻皱起粉嫩的小脸,缩在妈妈怀里,豆大的泪滴夺眶而出,儿内科主任医师卓志强见状,向豆豆打趣道。跟在一旁的奶奶前一秒还忧心忡忡,下一秒就被逗笑了。“今天烧退了,可以拔掉针管啦。”诊断完,卓志强轻轻摸摸豆豆的脑袋说。
爱哭的豆豆刚走,9岁的雅芸坐到诊台前。“美女啊,你哪里难受呢?”见雅芸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卓志强轻快地询问,雅芸爸爸紧张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说孩子高烧到了39.7摄氏度。在诊病过程中,卓志强一直微笑着。“大家来医院心情不好,就要开下玩笑。”卓志强说,把“帅哥”“美女”挂在嘴上,就是为了缓解孩子和家长的紧张情绪。
诊室内有医生轻快活泼的话语,诊室外还有玩具和通关游戏。
第一医院
医生忙碌5小时没喝一口水
8日晚上还不到8点,第一医院儿科急诊室挂号窗口前,已排起了近10米的长队,窗口内,是两个护士忙碌的身影。
“孩子多重,有没有发烧,对什么过敏……”询问完一系列情况后,护士一边轻摸小朋友的额头,一边熟练地将袖带贴缚在小朋友幼细的手臂上,“宝宝,乖,不哭。”边说边迅速检测好孩子的脉搏、血氧和血糖,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我们在对患儿进行预检分诊,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就诊,以便提高效率。”护士王婉芳顾不上抬头,在向记者介绍的同时,已帮下一个小朋友夹好体温计。
8日晚上11点,在15号诊室内,郭少青医生抬头看了看大厅里等待的人,“我再看一个吧。”说着按下叫号器。
从当天下午6点上班到晚上11点下班,这5个小时内,郭医生没时间上厕所,桌子上满满一杯水也一口未喝。“差不多看了70多个,不忍心看小朋友生病受罪。”
市中医院
怀孕的护士也忙得连轴转
昨天凌晨0点04分,儿科医生罗建勋终于站起身来走出诊室。他0点就可以下班了,但接班的医生还没到,他去看看。医生值班室里没人,罗建勋赶紧转身返回诊室。0点05分,他回到诊室继续诊病。罗建勋又看了两个病人后,接班的医生来了,他才真正下班了。在他眼里,自己是下班了,但总不能让病人在那空等着吧。
罗建勋是医院里众多忙碌着的医护人员的缩影。输液室里座无虚席,护士陈亚妮衣服被汗浸湿了一大片。她有两个月的身孕,曾担心自己有些缺氧,原本想去吸氧,但一直无法抽身离开——手头的事还没忙完,一个小姑娘的外婆又来喊她了……
这名外婆焦急地喊:“护士护士,我外孙女一直在吐。”不远处,小女孩正在母亲的怀里呕吐。母亲用塑料袋接住呕吐物,眼睛一直看着怀中的女儿。
见护士来了,母亲才抬起头,带着哭腔说:“我女儿吐了又吐,现在都吐不出东西来了,能不能先让我们看看。”在征求了医生意见后,护士将着急的这家人领进诊室。
市妇幼保健院
闻患儿排泄物 医生面不改色
“医生,我孩子又吐了。”8日晚上11点45分,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孩子快步走进急诊室,孩子烧退后上吐下泻,吓坏了年轻爸妈。
“宝宝,来,张嘴。”陈文丰医生拿了根干净的压舌板,伸进孩子嘴里,孩子呕出一大口水,医生拿着手电筒查看孩子的咽喉状况,“有点发炎了。”孩子母亲陈女士当即拿出一张用过的纸尿裤,“大便是绿色的,您看看。”陈女士把纸尿裤打开展平,臭味瞬间袭来,但陈医生面不改色地看了一眼,说:“还不算绿。”陈医生建议,先做两天的雾化治疗。陈医生说着,抬头看了下时钟,已经是0点了,从8日晚上10点开始,他已经接诊了30多个病人。
一手拿着奥特曼,一手拿着旺旺仙贝,8日晚上11点,小庆(小名)穿着睡袍被爸爸妈妈抱进了急诊室。陈文丰医生检查了孩子的心跳和咽喉,并看了验血报告单说,没什么事情,先禁食三四小时,每小时喝一次盐水,观察一下。
背景
天气变化大
患儿明显增多
8日晚上在第一医院预检分诊处的醒目位置,贴着一张告示单:“现儿科急诊病人就诊需等待6至7个小时以上。”自2月22日元宵节后,各大医院儿科急诊室的医生就忙个不停,进入3月以来,就诊人数仍持续增长。2月22日至29日,第一医院急诊实际就诊人数为6560人次,3月1日至8日,达到7154人次。市儿童医院3月1日至8日的急诊数,相比2月22日至29日也增加了不少。该院年前看急诊的患儿每天在180人次左右,3月份以来连续突破每天200人次,其中6日急诊数更是达到283人次。
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吴谨准说,每年3月至6月都是儿科急诊室就诊的高峰期,近期天气变化大,得流感和肠病毒类疾病的儿童明显增多。
措施
实施预检分诊
为患儿准备玩具
在第一医院,对前来就诊的患儿,由预检分诊处的护士进行分诊分级候诊。护士会检测患儿的体重、体温、脉搏、血氧和血糖等,并了解其过敏史,以加快就诊速度,提高效率。
诊疗过程中,医生会用轻快活泼的话语,缓解患儿及其家长的紧张情绪。市儿童医院诊室外还有小木马等玩具,并设置了通关游戏。只要孩子们在各个诊疗环节中积极配合医生,没有哭闹,就能获得印章一枚,集齐印章就可兑换小礼物和“小勇士”证书一张。
提醒
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身体锻炼
专家提醒,平日要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不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避免病从口入。要保持室内通风,注意营养平衡,多饮水。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多锻炼身体,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原声
给孩子看病要的就是耐心
市儿童医院儿内科医师吴玲玲:我是从下午5点半接班,到隔天早上8点下班,中途不敢不喝水,也不敢喝太多的水,不然要是上厕所时间太久了,家长等着急了怎么办呢。我们给孩子看病,要的就是耐心,多哄哄他们,或是让他们看看动物图片,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第一医院儿科医师郭少青:近期流感严重,儿科急诊人数明显增多。看着家长着急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想着效率高一点,少让家长担心一会儿。希望医患互相理解,一些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家长可以选择先给孩子口服退烧药观察情况。
特别理解医生的不容易
患儿母亲黄女士:作为妈妈虽然看到宝宝生病很着急,但是只有好好配合医生,才能保证看病秩序,大家都互相包容一下,病才能快点看好。
患儿家属范女士:我们4点半到医院,6点多才看上病,输液还要输好久,看那些医生护士,一直都在忙,医生连口水都没喝过,我们看病难,他们也是不容易啊。
记者手记
在深夜急诊室看到
互相尊重与体谅
在急诊室,我们看到了互相尊重。对于医生而言,超负荷、辛苦工作的背后,是其对患者的尊重,医者仁心,急患者之所急。长久地坚持,则是医生对职业的认可与尊重。患儿家属在候诊过程中,尽管火急火燎,但仍然能够做到不争不抢,一脸的焦虑在见到医生的瞬间化作满眼的信任,这是对公共秩序的尊重,更是对医生的尊重。
我们还看到了互相体谅。为了减少患者的等待,不少医生甚至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一次厕所都来不及上。他们都知道,每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是一个个通宵无眠的家庭。而患儿家属说,我们是很急,可医生护士也真的不容易,“等了这么久,医生一直被人围着,我都看不到医生的正面。”
当双方都尝试着多为对方考虑一点点的时候,你才能理解我焦虑背后的牵肠挂肚,我才能看到你忙碌身影背后的十分不易。三月倒春寒,我们在深夜的急诊室里,看到了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