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小泳池游泳。 资料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苏奇 通讯员 李琪彬 曹松霞 罗超)孩子在家有大人在就不会溺水吗?有时,可能家长的视线只离开了几分钟,意外便发生了。近日,市民陈女士在家中让宝宝在婴儿小泳池中游泳,中途离开了短短几分钟便导致孩子溺水,险些丧命。
医生提醒,不仅是家用小泳池,家长应对家中存在的隐患提高警惕,谨防儿童居家溺水事件发生,这些隐患可能只是由日常生活用品引发的。
案例1
宝宝家中游泳 险些命丧小泳池
市民陈女士为让宝宝能经常游泳,特地购置了一台进口的婴儿游泳设备。2月12日晚上7时许,陈女士和往常一样给宝宝准备好热水,想让宝宝舒舒服服地游个泳。她给宝宝脖子上套好小泳圈后,便把宝宝放进水里。随后,陈女士到卧室取出干净衣服,以便稍后给宝宝换上。可短短几分钟,陈女士从卧室出来时,竟发现宝宝的泳圈整个翻了过来(可能是宝宝脚踢泳池壁造成的),脑袋泡在水中。
陈女士赶紧将宝宝从水里抱出来,并喊来丈夫。夫妻俩凭着印象手忙脚乱地为宝宝进行了简单的心肺复苏,宝宝也吐出了一些水,但仍没有呼吸。陈女士和丈夫赶紧将宝宝送到了市中医院急诊抢救。此时距发现宝宝溺水已过去了十几分钟,宝宝的脸色已经发紫。
送到医院后,经过20个小时的持续抢救,宝宝终于脱离生命危险,恢复了自主呼吸。不过,据负责抢救宝宝的儿科主治医师罗建勋介绍,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窒息时间较长,可能对宝宝脑部会造成影响,有待后续进一步观察及相关检查来评估。
案例2
大人一不留神 宝宝玩水栽进水桶
小明(化名)是家中独子,妈妈专门辞职在家照顾他。2年前,刚学会走路的小明总爱在家里跑来跑去。小明家用水很节约,总在卫生间放置一个水桶,将洗衣、洗菜的废水拿来冲马桶。出事那一天,小明见妈妈去阳台洗衣服,便跑到卫生间的水桶边玩水。不料,一不小心竟一头栽了进去。大约两分钟后,妈妈听到动静跑过来时,小明已经溺水窒息,面色憋得发紫。
妈妈手忙脚乱地给孩子做人工呼吸、胸部按压,后来将孩子送到市中医院儿科抢救。“好在孩子溺水时间不长,送来比较及时,不然可能就醒不了了。”市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日前告诉记者,小明送来时,因窒息缺氧严重,已出现了肺水肿、脑水肿,处于浅昏迷状态,医生马上采取清理呼吸道、吸痰、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一条小生命。
【提醒】
要去开门或接听电话
先把宝宝包好放床上
俗话说,“牛脚印里也能淹死人”。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说,过去用水井汲水,常会有孩子掉入井里溺亡。如今,家中盛水的容器相对少了,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比如水桶、水盆、水缸、浴缸、鱼缸、马桶等,蓄水量看似不大,但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溺水死亡。
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罗建勋提醒家长,不仅仅是洗澡游泳时要做好看护,平时应把通向浴室、厕所、厨房的门关紧,还可在浴室门外较高处安装一个插销,不用时就把插销插上。
他们提醒,给宝宝洗澡时听到敲门或电话铃响时,不能将宝宝放在澡盆里就离开。应把孩子用毛巾包好,放在摇篮或有栏杆的床上,再去开门或接电话。
孩子溺水后不要慌乱
先拍打再做心肺复苏
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一民说,当救起溺水的孩子后,要先判断其意识、呼吸、心跳是否存在,拍打背部的同时在5-10秒内检查其呼吸,观察胸廓起伏,若有反应、有呼吸,则还有生命体征。应先处理呼吸道,把口鼻内的泥沙、杂物清理干净,防止窒息;如果发生心跳骤停,在救护车赶到前,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步骤是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让孩子仰卧在坚硬的地面上,让其仰头,用手往上提下颌帮助打开其气道,然后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开,嘴包住嘴向内平缓吹气,假如胸廓有起伏则证明吹气有效。每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就要做胸外按压3-5次,直到孩子唇色、脸色好转或救护人员来到。另外,溺水儿童体温较低,一定要注意保温,可加盖一条大毛巾或毛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