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
庆典仪式现场。
海西晨报讯(记者 梁凯鸿)继去年7月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鸿山寺继续进行内部软硬件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提升,于近期全面竣工。
昨日,鸿山古刹内举行了重建落成佛像开光暨“鸿山慈善会”、“鸿山书院”揭牌等系列佛教文化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汉传佛教大师和上千信众相聚在大雄宝殿,共襄盛举,祈福国泰民安。
全新亮相的鸿山寺是厦门市“智慧寺庙”试点之一,寺院建筑外观保留了传统风貌,大雄宝殿、观音殿采用全木质结构,内部则充分运用现代化设备,电梯、空调、监控探头、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WiFi全覆盖等一应俱全,现已全部投入使用。还有综合讲堂、阅览室、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均已对外开放。
以前啥样?
400年古寺日渐荒废
据史料记载,鸿山寺始建于明朝(另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南朝),虽历经数次翻建,但这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寺庙依然日渐荒废:其外观与美丽的鸿山公园相形见绌,且地势险峻,给烧香礼佛的信众造成不便;由于毗邻闹市区,鸿山寺山门面对马路,但并未开辟人行道,常年处于人车混行的尴尬境地;从内部布局看,大殿、僧舍等场所无统一规划,寺内可利用空间十分有限。
2009年,鸿山寺在新建寺院奠基一年后开始动工改造。经5年的改造,于去年7月完成改造并回迁投入使用。新建成的鸿山寺,是一个功能齐全且贴近现代化都市生活的综合性寺院,外观仿古,内部则引进现代化设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如今咋样?
停车场书院WiFi齐备
如今的鸿山寺下降14米,与思明南路齐平,建筑总高度50余米,把山门移至鸿山公园广场北侧。另将道路拓宽3米,设有4米宽的骑楼式人行道,解决了人车混行的问题。
全面升级后的鸿山寺建有山门、山门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六和楼、四恩楼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圣像,原料均为缅甸上等白玉,由厦门本土雕塑名师精心制作。
在便民服务方面,鸿山寺增设地下停车场,提供近50个车位。另外,还引进NFC功能和WiFi全覆盖服务,开通微信、微博、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方便信众了解佛教文化。
同时,还成立了纯公益性的鸿山书院,目前正在筹备启用。今后,书院将免费为厦门市民及外来客人提供书画、茶道、香道等交流活动,促进佛教文化传播。
相关链接
“鸿山织雨”系厦门八景之一
鸿山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中段,鸿山公园广场处,即鸿山南麓,故名“鸿山寺”。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另有一说建自南北朝),历史悠久,据寺内碑文记载:“自南朝崇奉观音大士、地藏王菩萨,刹古佛灵,护国佑民,祷雨祈晴,糜不立应。”寺原在鸿山与虎山夹峙之间的山坡上,殿堂毕具,雄伟庄严,是厦门本岛第二座以寺见称的寺院。
两山夹峙之间,寺前的一巨石,上刻“鸿山织雨”4 字,因过去每逢风雨交加时,由于两山夹峙,劲风回旋,雨随风转,盘旋于绿林悬崖之间,如织布状,雨丝交穿如织,故有“鸿山织雨”的奇观(现已不复存在),为厦门八大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