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民白描张亚叶:渔船就是家 讨海人见过的风浪,太多了。 张亚叶,大家都叫她阿叶。从1947年出生到11岁,阿叶就住在一艘渔船上,那就是她的家。用她的话说,一家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船上生 船上长 “船靠汕头港,汕头就是家;靠东山,东山就是家;靠厦门港,厦门就是家。”阿叶的童年,都在海上“漂着”,遇到海上风浪大,她家的船就躲进沙坡尾避风坞,一家人都住在船上,也习惯了。 阿叶说,小时候,个子还不高,双手抓在船边,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发呆,看海浪打过来,一浪高过一浪。每天变着花样吃海鲜 住在船上,阿叶最难忘的,还是吃。 船上的人,狗鲨,不吃;鳗鱼,也不吃;螃蟹,咬一口后腿的肉,不喜欢吃了,就整只丢进海里,每天变着花样吃。“每天都吃海鲜,捞上来就在船上煮,很新鲜。海鲜都是野生的,什么都有。”阿叶说。 船有私人的,也有公家的。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渔捞公社。渔捞公社最兴盛的时候,拥有六七十艘船,最高年捕获鲜鱼达70多万担。成渔捞公社的大红人 阿叶以为,她会与心爱的大海一生为伴。可11岁那年,她“上了山”。 “老爸去世后,就没有再住在船上了。”阿叶回到了岸上,直到1960年到渔捞公社上班。 在渔捞公社上班,阿叶不仅要出海捕鱼,还在剧团演出,她是主角之一。“唱歌仔戏,公社成立了剧团,有30个人。”阿叶说,刚上班第五天,就被公社送去歌仔戏剧团培训了。 演得好、唱得好,让阿叶成了渔捞公社的大红人。在海上“演了”一年后,阿叶这次真的“上山”了,调去渔民俱乐部。 从那之后,阿叶再也没有过水上居住的生活。 陈复授:留在“山上”的 民 75岁的陈复授,一直留在“山上”。 上世纪40年代,陈老出生在浯屿岛。生母早逝,是奶奶抱着他走遍全岛,吃百家奶才侥幸活了下来。 5岁那年,他随父亲搬到厦门,一住就是70年。厦港,就是他的家。“父亲在厦门港当渔工,我们就借住在福海宫旁的表姑家护厝小屋。”陈老说。留在“山上”课间有免费牛奶喝 按讨海人的习惯,男孩要生活在船上,父亲考虑到他从小没吃母乳,长得瘦小单薄,一直不忍心,就把他留在“山上”。 家里人都住在船上,陈老没有。8岁那年,他去上学了。 陈老念的是渔民小学,校舍是原来的钓艚王宫,这也是全国第一所渔民出资自办的子弟小学,创办于1922年。“旧时的渔民协会规定,鱼行从渔民卖鱼收获中抽取千分之八作为办学经费。学校发校服,课间还有牛奶喝,都是免费的。”陈老回忆道。丰收盛景 渔船连绵一公里多 三四十年前的厦门港,很是热闹,方圆数公里,飘散着海鲜鱼腥。从鱼肝油厂西侧(后来的“星鲨实业总公司”),到厦大医院西侧,连绵一公里多,渔船密密麻麻。“一路走来,问候声一片、招呼声一片。那时有句俗话说‘起暴头啦(风暴潮),渔船回来了,厦门就活起来了’。”陈老说,厦门港渔汛,一年冬、春、夏三季。每每满载归来,渔民就将鲜鱼从船舱一筐筐往外搬运,负责转运的渔工摇着舢舨,行驶数十米或上百米靠泊在海滩边。渔民家属或当地的闲散劳动力,手持竹竿箩筐钩绳,接过舢舨上卸下的鲜鱼,抬送到鱼市场过磅。“堆积如山的鱼货,有进加工厂的,有进冷冻厂的,有的直接分配进入本地市场。”陈老说,赶上好年景,一条船一年捕获两三万担(一担100斤)。那时,海洋实业公司最高年捕获鲜鱼达70多万担。 |
相关阅读:
- [ 09-07]明晚沙坡尾点灯祈幸福 还有布袋木偶戏和南音等
- [ 08-09]沙坡尾一居民楼铁护栏摇摇欲坠 消防员高空排险
- [ 08-03]三百多信众护送 池王爷昨日从沙坡尾出巡绕境
- [ 06-11]沙坡尾本地渔船全部上岸 修缮后部分将重返避风坞
- [ 06-04]沙坡尾避风坞渔船昨起交船 不再停靠任何作业渔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