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爱心护理院的护士带老人在公共区域活动。
东南网9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邓婕 通讯员 张贤日)“加紧对养老工作者系统性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提升失独老人的照护品质来说,加强培训,可以避免二次伤害。”8月29日,由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市民养老服务中心主办的“快乐互联”关爱失独长者交流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的郑志刚教授认为,厦门养老事业发展健康、快速,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模式都可为全国其他城市学习借鉴。
去年7月,厦门市被民政部列为42个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在破解社会养老重难点问题方面,厦门市从未停止探索。近一年来,厦门市出台相关法规,提出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突破“医养结合”、提高床位运营补贴标准、推行养老服务机构保险、协调解决养老机构用地难等重点工作的目标措施,同时,通过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环境,让更多老人优雅地老去。
扩大养老覆盖面
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
在吕岭社区老王的家中,肺癌让这个年近六旬老人的晚年变得艰难起来。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平时照顾老王的只有妻子一人,老王的暴躁的情绪也时常让妻子感觉压力很大。如今,老王和妻子都可以松口气了,因为专业社工的介入,为这个长期压抑的家庭有了新的希望。
“我们联合江头街道吕岭社区,将社区老年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关注内容。”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郑超波介绍说,2014年7月,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申报的“社区重症老人综合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正式获得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成为他们在专业服务的探索上一项新的尝试。
在厦门,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已成为养老的主要模式,而依托专业社工机构对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紧急救助、心理慰藉、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已成为厦门居家养老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扩大养老的覆盖面,厦门的居家养老除了参与力量更加多元外,也正在逐步从城市向农村推开。截至2014年12月底,
全市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363个,实现了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覆盖。接下来,厦门岛外四个区还将着力抓好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
“农村幸福院解决了老年活动中心活动功能单一的不足,是提供综合服务的场所。”厦门市民政局副局长李龙介绍说,2014年已完成全市建设13个农村幸福院试点项目和20个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丰富和充实我市农村老年人托养、就餐和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内容。
在推进社区互助养老服务方面,厦门市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作用,逐步聚集和整合了老年人活动室、老年学校、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室、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或服务热线等社区服务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了安全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五大类服务。
除此之外,厦门还推出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方式。推出“无围墙无门槛型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帖吧”方式搭建平台,引导小社区、大社会的广大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多对一”专业性的贴心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不断推出居家养老家政、医疗、小额医药补助、“爱心老年餐桌”、“三无老人免费送夏商营养餐”、智能“居家宝”等创新服务项目与品牌。
提升养老品质
全面推进医养护结合
对于住在厦门爱欣老年公寓、长期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李雪华(化名)来说,这个月起,买药看病都将变得更加容易了。这个月起,爱欣老年公寓自己的护理院正式启用了,老人拿药看病院内就能解决,既方便也更有保障。
“在厦门市政府、市民政局的全力推动下,我们养老院的‘医养护结合’也终于迈出了一大步。”厦门爱欣老年公寓副院长陈文胜介绍说,在养老院内几乎90%的老人有医护需求,‘医养护结合’将解决养老院老人的许多实际问题。
据了解,由于我国医疗和养老体系长期割裂,卫生系统管医疗,民政系统管养老。造成养
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功能单一化,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而医疗机构则是“治病不养老”,二者并不对接,给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带来不便。正因如此,“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护理模式呼之欲出。
“‘医养护结合’的创新养老模式,将更好地提升老人的养老品质。”李龙介绍说,厦门市的“医养护结合”在全国都走在前列,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除了爱欣老年公寓外,厦门莲花爱心护理院也是厦门“医养护结合”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万多平方米的护理院现有床位150张,护理院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设置了休闲活动室、功能康复室、无障碍设施等。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护理队伍和老年病医师、心理辅导医师照料关怀入住的长者。如今,厦门已有3家养老机构获准设立护理院。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实现医保刷卡服务,支付范围涵盖养老人员的入住床位费及在医务室看病就医的费用。到2014年底,全
市共有11所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占养老服务机构29.72%;护理型床位3150张,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42.26%。
开发养老生态圈
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
不久前,家住思明区的86岁老人陈玉峰配备上了智能血压仪,每月只要支付1元的使用费,她患有高血压但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难题就轻松解决了。
通过智能血压仪,陈玉峰老人每天血压的测量结果都会实时传送到平台,可实时监控,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其健康状况,将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即时发送至其子女的手机APP。“如果血压高了或两三天没测量血压,客服人员就会打电话咨询,儿子也会知道,晚上急诊还有陪诊服务。”陈玉峰说。
去年,厦门被确定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和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信息
化平台建设被提上日程。今年4月,厦门市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启用,随着信息平台、智能血压仪、智能床垫等产品的推广,智慧养老正在厦门蓬勃发展。
厦门市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O2O模式进行线上与线下互动。该平台整合了200多家餐饮企业、20多家家政生活服务商、100多家加盟药店,并以每月叠加两项服务的速度,构建平台养老生态圈。
今年5月,厦门启用全国统一的养老公益养老服务专用电话号码“12349”,厦门的老人有需求时,只需拨打12349,厦门市市民养老服务中心就会立即派出驻社区服务人员或联系各类服务商直接服务老人。
服务中心目前重点针对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三无”或“五保”老人、革命“五老人员”,平台的运行可以使9800多名困难老人直接受益。已建立市级统一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厦门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硬件平台,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供需资源对接。
“大多数老人青睐居家养老模式,需求却各有不同。”厦门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养老主要依托社区,供给方式单一,无法推送精准服务。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单一化的矛盾,是目前养老服务业的一项突出问题,突破点之一是完善和加快养老体系信息化建设。
延伸阅读
厦门举行关爱失独长者交流会
东南网9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8月29日、30日,厦门市民政局、厦门市市民养老服务中心举办“快乐互联”关爱失独长者交流会在厦门举行。活动旨在帮助失独长者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希望以及提升失独帮扶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此次活动的教学主题分为“师资培训”“如何与失独者有效沟通”“电脑初级、中级培训”等内容,共有30多名失独长者和社区工作者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