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中山路街景。
上世纪20年代厦门曾厝垵机场。
1922年“厦门号”帆船停在上海。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清末的鼓浪屿、100年前的厦门外滩、80年前的中山路……春雨淅沥的午后,旧时厦门通过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点一点苏醒。展板前,有目光灼灼、细细观赏者;也有啧啧的轻叹声:“厦门那些年也很美。”
昨天下午,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正式成立,《厦门的影响》(珍藏版)邮资明信片同时首发。这套因研究会成立而发的明信片分上下两辑共22幅厦门历史影像,记录了晚清至上世纪60年代的厦门。100多年的历史随影像浮现,给人妙不可言的穿越之感。
譬如,明信片下辑的封面图片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画面所展现的是厦门鹭江道大同路一带。不过,在那个时代,洋人都管这里叫厦门外滩。所以,今后如有熟悉厦门历史的外国游客向您问起“厦门外滩”,您可别连忙摆手,急急纠正:“外滩在上海,厦门没外滩。”咱们厦门100年前就有外滩了。
据悉,作为全国首家地方性历史影像研究团队,厦门市历史影像研究会由历史影像收藏、研究的爱好者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这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将通过收藏厦门及周边地区历史影像史料,开发、利用厦门市地方志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历史影像资料包括老照片、老明信片、老地图、老电影电视纪录片、画作、数字影像等。
研究会昨天同步举行第一次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首任会长———厦门电视台主任记者高振碧;副会长有4位,分别是厦门市图书馆活动部副主任马小勇、厦门日报社主任编辑卢志明、厦门文物店销售总监龚健以及海西晨报社《影像志》主编蓝添艺。秘书长则由来自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信息处的叶亚玲出任。
花了460美元买回“抓鸭照”
1889年,端午节鹭江上的传统“掠鸭”项目。
这套明信片的22幅厦门历史影像中,有一大部分是“海归”。譬如拍摄于1889年的端午节鹭江“掠鸭”盛况,这是高振碧花460美元从欧洲某个拍卖网买回来的。画面上,长杆一头架在船头,另一头是一个装着鸭子的笼子,长杆涂满猪油,人们要走过长杆,将鸭子释放,再跳入水中抓鸭。这便是厦门的传统活动,端午“掠鸭”。
当然,包括端午“掠鸭”在内摄于1860年至1900年的老照片多为蛋白照片。这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由于感光度低,这些照片是从底片直接晒印的。
那么,在被高振碧买回之前,它为什么出现在欧洲?根据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白延蜻说,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大批外国人移居厦门,许多西方摄影师也来到厦门,这里的市井街巷,自然风光都进入他们的镜头,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
其实,厦门还是最早传入影像技术的城市之一。1839年,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公布于世,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诞生。10年后,也就是1849年,厦门人林针从美国回到厦门,带回一套银版摄影器材,林针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银版摄影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