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厦门】 有西式新人 也有小脚贵妇 近五十张老照片里,有年轻人、老人、孩子——他们来到照相馆,精心打扮,让这个神奇的机器将瞬间定格。在早期照相机还不普及的时候,多数老照片都来自照相馆。美丽的姑娘身着西式婚纱,与丈夫严肃地在镜头前留下新婚照,旁边还有小花童;一群孩子紧张地注视着镜头,有的穿着传统的中式大褂,戴着瓜皮帽,有的则穿上了西装。一位老太太表情肃穆,面向镜头正襟危坐,精致服装下的一双小脚,隐隐透露着她的出身和经历。 “送给陈有才同志留念——郭妙女母子。1947年4月27日。”翻过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可以看到一个叫做郭妙女的女子写下的赠言。那一天,她带着三个孩子来到照相馆,郑重其事地拍照。 1956年,一个胖嘟嘟的孩子在照相馆留影,照片上面写着“鹭悦百天纪念”——这个孩子,如今不知在哪里? 【那些照相馆】 宜芳影相铺 或是厦门首家 厦门资深媒体人、人文学者高振碧为本报提供了一张1880年的珍贵老照片,“这张照片来自厦门最早的照相馆——‘宜芳影相铺’。” 照片上,一位中国商人端坐在椅子上。虽然照片已有些模糊,但轮廓清晰可见,还留有画师上的彩色颜料,“这可能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厦门照相馆最早的一张照片。”高振碧说。 厦门的照相馆曾经究竟有多少家?高振碧近些年一直致力于老照片以及照相馆的研究,他认为:“有据可查,民国时期位于岛内的照相馆不少于八十家。”而这一数量,在当年可谓兴盛。 正因如此,这些照相馆给当年的市民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去照相馆拍照也一度成为厦门人的时尚。可惜的是,随着2012年8月 “鹭岛彩色照相馆”的关闭,厦门最后一家知名国有照相馆也成为历史,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 【那些老技术】 蛋清做黏合 水彩颜料上色 基本上,1900年前,照相馆工作人员在洗照片前都得准备鸡蛋。原来,蛋清是一种黏合剂。“当时的照片,俗称为蛋白照片。”高振碧说,由于当年没有胶水,要想让照片洗出来,就要先把感光液涂在感光纸上再进行阴干、曝光等程序,蛋清因为透明、有粘性,被选为感光液与感光纸之间的黏合剂。不过,这样的照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洗出来会微微发黄,成像影调也没有那么丰富。 那么,在清末如果想拥有一张彩色相片,是不是痴心妄想呢?高振碧告诉记者,虽然照片是黑白底色,但想要变成彩色,还可以画——只要出得起钱,当年的潮人一样可以拥有彩色照片,画师们会用矿物质的水彩颜料给照片精心上色,让每张照片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彩色效果。 1900年后,“银盐技术”成为大部分照相馆的首选,此时已有专业黏合剂代替蛋清,用水银和硫酸盐等化学品调配的感光液使照片的成像影调更丰富,经久不褪色。 |
相关阅读:
- [ 03-27]去老剧场公园逛旧物市集 展示您所不知道的老厦门
- [ 02-07]送修的数码相机被弄丢 福清一照相馆赔偿600元
- [ 05-20]纷纷搬离闹市退居小巷 福州传统照相馆背影落寞
- [ 07-21]照相馆关门被疑卷款跑路 店主:寻新址即将开张
- [ 07-06]大学毕业照底片被照相馆弄丢 福清男子获赔500元
- [ 10-02]免费"移动照相馆"开到厦门 文艺青年"穿越"去民国
- [ 11-02]旧照相馆:何时“老树”发“新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