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林金益 1938年出生于福建惠安,毕业于福州高级工程学校,原厦门市设计院的设计师,于1981年受聘香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并定居香港。
林金益认真地看着当年自己设计的图纸。
钢琴码头设计图。
钢琴码头已成为鼓浪屿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厦门,有句话叫做“不到鼓浪屿,不算到厦门”。为了体现自己到过鼓浪屿,许多游客都会在鼓浪屿钢琴码头前留影,把这座漂亮的码头以及“鼓浪屿”三个大字定格下来——仅2013年,就有超过一千万人次的游客,从这个码头登岛。 对于钢琴码头,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它远看像一座三角钢琴,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者是谁。更少人知道,鼓浪屿另一座标志性建筑——鼓浪屿音乐厅,同样是这名设计师的手笔。 他叫林金益,原厦门市设计院的设计师。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吴耀东 图/记者 王火炎) 【设计】 三套扩建方案 “半拱顶”中选 林金益还受邀设计鼓浪屿音乐厅并中选 鼓浪屿钢琴码头原来叫鼓浪屿轮渡码头,后来很多人说它像张开的三角钢琴,是“琴岛”的象征,这一说法才被固定下来。 这座鼓浪屿的标志性码头建筑,在当年设计时只是个小项目,投资只有5万元。对于当初的建造背景,厦门文史专家龚洁在《鼓浪屿老别墅》一书中曾有介绍,原来的鼓浪屿轮渡码头建于1937年,规模小,简陋异常,到1975年,夏季到鼓浪屿游泳的市民甚多,傍晚返程时全部滞留在码头,码头吃不消,“为缓解这种紧张局面,市革委会决定紧急扩建厦鼓轮渡,在鼓浪屿修建不小于100平方米的码头”。 承接设计任务的建工局设计队,将任务下发3名设计员,除了林金益,还有一名杨姓设计员和一名孙姓设计员。林金益记得,当时任务很紧,大概一两个月时间,大家就把各自的方案拿出来了。林金益拿出的现代抽象派的“半拱顶方案”和孙姓设计员拿出的民族形式的“亭子方案”被广泛认可,经过讨论,“半拱顶方案”被选中。 1978年,市政府决定在鼓浪屿修建音乐厅,并公开招标,征求设计方案,当时已经被调到建工局工作的林金益也被邀请设计。最终,他的“椭圆形方案”中选,由此他也成了鼓浪屿两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者。 |
相关阅读:
- [ 01-23]鼓浪屿"智游"项目方案已敲定 带上手机就可轻松游
- [ 01-20]鼓浪屿公厕改造获积极响应 厦一线设计师"组团"踩点
- [ 01-15]鼓浪屿将再增"绿化小公园" 计划春节后正式动工
- [ 01-14]厦保护文化遗产座谈会忆往事 习近平曾喻鼓浪屿为瑰宝
- [ 01-10]拆宣传栏还鼓浪屿街巷“原汁原味” 将另选址设置
- [ 01-10]鼓浪公园“变脸”现地标风采 以海洋为主题强化“开放性”
- [ 01-09]鼓浪屿19座公厕征集"升级"方案 即日征集设计方案
- [ 01-09]鼓浪屿"景区提升"新动作 "文艺范"路牌带您游琴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