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规划图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佩珊 主父真真 通讯员 王进峰)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所在;发展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构建“5+3+10”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厦门市保障食品安全、蔬菜供应的现实需要。
今年初以来,厦门市农业局紧紧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大力发展智慧型都市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走出一条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鹊峰山下,锄头、犁、牛这些从前常见的生产工具已经成为历史。一个个大棚在山脚下排开,棚里的蔬菜、瓜果、花卉除了走进当地千家万户,还远渡重洋,销往异国他乡。这是几代人的梦,但如今它已近在咫尺。
2010年,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落户翔安新店镇沙美村。随着项目的推进,一座集生产、生活、科研于一身的技术园已雏形初现。如今,站在山下,只见多个白色大棚依青山而立,昔日的田间地头已被高新农业设施所取代,迸发出勃勃生机。
建设智能植物工厂
据介绍,建成之后的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将打造成引领智慧型都市农业发展的标志性示范基地、农业部(厦门市)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基地的核心区、国家对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更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活、生产、生态等多功能农业高科技园区。
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将瞄准科技前沿,打造标志性示范项目。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未来园区内的太阳能智能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最为先进的技术,不过,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多为封闭式的植物工厂,不仅造价高,而且耗能高。
对此,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将在国内率先建设集光伏、LED、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无公害种植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太阳能智能植物工厂,实现低碳节能、健康高效的农业发展目标。
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培植出的蝴蝶兰
将建新型食用菌工厂
园区还将建设新型食用菌工厂,开展名优食用菌新品种工厂化投产前试验,为厦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积累经验、储备技术。
另外,园区还计划建立包含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土壤化学、植物生理生化等学科领域的安全农产品公共研发平台。
通过平台建设开展与台湾相关机构协作,引进台湾人才,瞄准当前农产品生产的安全问题进行协作攻关和高端人才的培育,推进两岸安全农产品领域交流。
目前,园区内的田间基础设施、PC温室、展示温室、工厂化投产前试验设施已经完成建设。此外,科技研发大楼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打造智慧型都市农业
厦门市农业局提出,下一步将加快海峡农业高新技术园的建设进度,力争把园区建设成为厦门市智慧型都市农业的“样板”和“示范窗口”,并探索对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强交流和产业对接。其实,这只是厦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厦门市农业局将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一轮种子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岛外四区田园风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进行联动和融合,提升厦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海沧大曦山休闲旅游公园一景
老茶园悄悄换新颜
已投资1.77亿元,加快农业园区建设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佩珊 主父真真 通讯员王进峰)云雾缭绕,海拔近千米,这是同安区莲花镇西北部的军营村、白交祠村。如今,老茶园正在悄悄“换新颜”,茶树已经变成了蜜雪梨、布朗李。而这,不过是军营村、白交祠村“五位一体”示范村建设中的一小部分。
茶园发展多样化
因受地形与气候影响,这两村一直是厦门市高山乌龙茶的主产区。不过,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和市场需求萎缩,这个老茶区的茶经济已不如从前。
2014年,厦门市农业局投入200万元在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进行了茶园改造,部分老茶园或是改种了金观音、乌旦等新品种,或是摇身一变成了果园。目前,白交祠村已改造84.6亩老茶园,其中54.2亩用于种植蜜雪梨,30.4亩用于种植布朗李。茶园改造将争取3年出成果。
此外,两村还开展了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引进农作物优新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工作,以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其中,仅田间机耕路、引水排水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就投资逾千万元。
土特产品迎新生
甘薯作为白交祠村的“名片”也步入了新的征程。目前,厦门市农业局正在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及试种,由同安区农林局统一购买优质薯种,安排技术人员指导薯块育苗,对老品种提纯复壮。从今年5月1日起,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村民已免费领到薯种,种植面积合计250亩。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也在进行中,村民第一次免费领取了生产茶叶、地瓜专用的“控失型复合肥”。
据介绍,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厦门市每年安排省级农民创业园、创业示范基地专项资金 700万元,重点扶持厦门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金针菇栽培工厂、厦门金草集团金线莲组培中心、厦门嘉祺生态桂圆文化产业园和军营、白交祠村茶园改造项目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46亿元,已完成投资1.77亿元。其中,如意情白金针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白金针菇栽培工厂。
百利种苗的智能玻璃温室
五大种苗业居全国前列
同安竹坝,百利种苗已建成一座3600平方米集科研展示、观光旅游等功能的玻璃温室,可年生产各类蔬菜嫁接苗、茄果类实生苗等8000万株,辐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海南五省。
目前,厦门市农业局已建立了胡萝卜、花椰菜、紫长茄等蔬菜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8个。花卉、蔬菜、种猪、对虾、中药材等5大种苗业实力名列全国前列。
此外,厦门市还形成了翔安胡萝卜、同安紫长茄、新圩古宅大蒜、灌口田头槟榔芋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带,培育了白金针菇、金线莲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
整合农业资源打造田园风光
作为厦门市“百姓富、生态美”试点镇,海沧东孚镇利用生态红线内现有的菜地、苗圃,整合周边资源,将6个乡土气息、自然风貌保持较好的自然村,打造成了大型郊野公园。
目前,海沧东孚“大曦山休闲旅游公园”已于8月底开园,集美后溪“碧溪农业公园”、同安“竹坝片区田园风光项目”、翔安“香山郊野公园”已完成选址,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在推进生态风景林改造方面,汀溪、灌口、东孚、大帽山四个镇(场)的试点工作正逐步推进。
促进农民增收培养新型农民
今年,厦门市农业局将把农民增收11%左右作为重中之重。今年拟安排市级补助资金1500万元,扶持湖里枋湖服务中心、湖里后浦服务中心等集体股份化项目建设,预计带动投资超过12亿元。
据介绍,全市上半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832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904人。上半年已完成村内道路5.7公里、管沟5.5公里、挡土墙10千立方米、小路径3.4千平方米。
下一步,厦门市农业局将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重点做好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工作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