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面线销售火爆 传统手工面线也可“私人定制”
![]() ![]() 年关将至,对同安云洋村的手工面线作坊而言,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在师傅们看来,做手工面线除了是“技术活”,还要“靠天吃饭”。最近只要是晴天,他们就铆足了劲做面线,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备好货。昨天记者实地探访了云洋村的手工面线作坊。 够早 清晨4点开始忙 十多道工序全部手工 清晨4点,夜凉如水,云洋村村民杨明女和丈夫已经起床,“做手工面线有十多道工序,揉面团、抽面、拉面、甩面、摺面、晒面等,一道紧跟着一道,不早起根本做不完,一般要晚上9点才算完成一天的手工制面过程。”杨明女说,最近他们每天做面线要消耗面粉近300斤。 尽管辛苦,朴实的制面师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步骤都坚持手工制作。当数不清的细线腾空舞动,当如丝如缕的面线在阳光下晾晒,传统手工的魅力和风情一览无余。 够韧 23根面线直径1厘米 煮4小时不会糊 80来岁的杨树森是村里最资深的面线制作师傅,云洋村有手工面线的历史,就是从他的父辈传下来的,而杨树森的徒弟则遍及全村,最多时有上百人。不过,如今村里的手工制面作坊只剩7家,多为夫妻搭档。 杨树森说,云洋村的手工面线就是地道的厦门面线,和其他地方的面线相比,保存期可达一年。“保存期长,靠的是制作的手艺和管理”。云洋面线特别有韧性和弹性,一捆晒干的面线即便抛到地上,也不会轻易折断。放到热水煮上4个小时,面线不会糊成一团,捞到碗里还是一根根规则的面线。面线又细又长,有师傅测量过,23根面线的直径相加约1厘米。不仅如此,云洋面线的口感特别好,有一股特别的咸香。因此,它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够火 年产量五六十万斤 仍然供不应求 云洋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清海说,手工面线是云洋村的一村一品,虽然从业人员不多,但年产量可达五六十万斤,零售每斤5元到10元不等,仍然供不应求,常被抢购一空,逢年过节没有预订基本买不到。 陈清海说,村里拟考虑就手工面线制作技艺申报“非遗”,将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如今,云洋面线产品也可以“私人定制”,加入鸡蛋等新鲜材料辅制,更适合不同口味。 厦门晚报 文/图 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何东方 习俗 新年第一餐吃面线,好运悠长 厦门手工面线也称长寿面、线面、面干,厦门人对它怀着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面线也寓意深厚,是祝福和讨吉利的主食。做法众多,最流行的是面线糊、炒面线、蚵仔面线、猪脚面线。 逢年过节或家庭重要节日,餐桌上少不了面线。在同安,宴客最重要的主食就是炒面线,被称为“大礼”。而正月初一,厦门乃至闽南地区都有吃面线的习俗。新年第一餐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寓意新一年的好运、祝福像面线一样悠长,值得回味。(黄文水 何东方) |
- 2013-12-22两口面线糊检出酒驾 晋江警方授"被酒驾"常识
- 2013-07-09肉粽面线糊等11项名小吃入选泉州第四批“非遗”
- 2013-09-21《舌尖上的中国》来泉拍摄 面线糊润饼等小吃入选
- 2013-05-23新圩手工面线又Q又香 一根可拉32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