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传承闽台民俗
海沧消息报讯(张韧/文 郑伟明/图)“送王船”是流行于闽台沿海渔港渔村的民间习俗,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原生态形式。我区的“送王船”仪式是全市规模较大的地方之一,该民俗在2006年入选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11年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送王船”民俗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送王船”仪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仓、祭奠、巡境、焚烧等。仪式三年一次,时间大概是农历八月开始造王船,十一月左右送王船,期间有各种仪式。 每到送王船的日子,常能吸引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上万群众前来观看。活动当日,众多村民在领队的统一指挥下把重达几千斤的王船扛到宫前广场上,由水手上船竖起桅杆与船帆,落下铁锚,做好“王船”出海航行的准备,此为“王船出栈”。同时配有舞狮队、舞龙队、高跷队、大鼓吹、凉伞鼓、民间乐队、拍胸舞、蜈蚣阁等60多个“阵头”表演,组成浩浩荡荡的游园队伍,为“王船”开道引路。祭拜仪式后,礼炮齐鸣,“王船”开动,在一片欢呼声中,航行在“人潮”之上,开始环村“巡境”,许多群众手持香火,跟随“王船”,场面蔚为壮观。当日晚上,满载着渔民祝福的“王船”被送至海边化火焚烧,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送王船”仪式是大陆同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人缘关系创造了神缘关系,而神缘关系又密切了人缘关系,对于王爷的崇拜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回乡探亲,寻根谒祖和进香朝拜的“根”之一,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如闽南本地的王爷信仰,明清时期也随移民入台,同样成为入台同安先民开发宝岛的精神支柱。闽台两地的地缘、血缘、神缘纽带如此紧密,对增进两岸乡谊、促进和平统一、推进闽南经济建设,实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
- 2010-11-26海西首个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落户海沧投资区
- 2010-05-24“闽台送王船”、“海沧蜈蚣阁”入选国家“非遗”
- 2010-03-23海沧台商投资区将建设闽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
- 2010-03-23海沧将建闽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