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年 文化交流篇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15日报道(记者 黄燕 陈文波 谢海潮 周思明)
《蝴蝶之恋》剧照
“歌仔”,是歌儿的俗称,泛指闽南方言通俗歌曲、歌谣。明末清初,大量的闽南移民迁移台湾,带去了“歌仔”,在广泛传唱过程中,传入宝岛的“歌仔”融合了当地的民谣民歌,吸收了大陆的民间歌舞戏曲,形成了富有台湾特色的歌仔戏。
在歌仔戏悲欢离合的剧情中,浸润着海峡两岸血脉交融的生命史。厦门特区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冲破阻隔,同根同源的歌仔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歌仔戏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今天,我们回过头再看歌仔戏,看到两岸交流的融合,更看到厦门特区三十年来文化的繁荣发展。
四十年的分割,
一个调子就搭上了
1990年,廖琼枝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
这一年,厦门经济特区已经成立9年。这一年,两岸歌仔戏的学术交流已经呈现出热闹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台湾家喻户晓的歌仔戏明星,廖琼枝的到来,引起了戏曲界的关注。
55岁的廖琼枝有“台湾第一苦旦”的美誉,在歌仔戏里,她是“最能哭的人”,也是“最能让人哭的人”,她的唱腔被称为“东方最美的咏叹调”。她来到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当乐师拉起七字调的曲牌,一下子就让她没有了陌生感,情不自禁地跟着调子唱了起来。“四十年的分割,一个调子就搭上了。”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学文说。他是两岸歌仔戏交流的见证人,两岸歌仔戏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他最清楚:这一个调子的搭上,背后是两岸歌仔戏人长期的努力。
事实上,在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海峡两岸的歌仔戏已经涌动着交流的渴望。
由于两岸的分割,歌仔戏在大陆和台湾走上两条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彼此对对岸都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随着厦门特区的成立,两岸歌仔戏人的接触慢慢从地下浮出水面,交流,也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开展起来。
“两岸的歌仔戏最早是通过电波来交流。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台湾电视歌仔戏明星杨丽花、叶青在厦门,在闽南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而台湾的歌仔戏同行也常常取道日本,来厦门学习观摩大陆的歌仔戏,再将翻录的录像带带回台湾。”曾学文回忆道,当邓丽君那温婉的歌声荡漾在大陆的大街小巷时,被偷偷翻录的大陆歌仔戏录像带也成了台湾最抢手的商品。
1995年,首届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举行,曾学文等8名大陆学者第一次踏上了台湾。就在这届研讨会上,两岸同仁共同倡议,每两年轮流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演出,把歌仔戏学科建立起来。此后,歌仔戏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
“越是交流,越是建议,歌仔戏的发展就越是完善。”廖琼枝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缩短了两岸的距离,也消融了歌仔戏之间的分歧。在交流中,两岸歌仔戏取长补短,在交流中,歌仔戏的传承发展得到重视,在交流中,两岸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在交流中,歌仔戏焕发出勃勃生机。
歌仔戏《蝴蝶之恋》就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个典范,这部2008年排的大戏,在艺术和市场上,均达到了一个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