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地甘蔗进入收成季节 产量和价格都不错

来源:厦门网 | 作者:颜梅丽 | 时间:2018-11-23

  苏欧将甘蔗固定在竹竿上。

  陈节约收甘蔗习惯保持完整。

  今年甘蔗丰收,蔗农收获甜蜜。

厦门晚报讯(记者 颜梅丽)稻花香里说丰年。对农家来说,这是最幸福的一幅生活场景。如今虽然城乡已经几乎没有差别,但农户对于“丰收”的渴望和感恩,仍是很多“城里人”无法体会的。仗着气候的优势,虽然过了“小雪”,厦门的田间地头仍是一片秋收景象。

这个时节正是农家忙碌收获的季节,今日起本报推出特别报道“收获”,请您和记者一道走入乡间,分享农家迎丰年的喜悦,也感受他们为这份喜悦付出的艰辛。

从现在一直持续到明年清明节左右,是本地甘蔗收成的季节。甘蔗清润、甘甜滋养,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喜爱,连儒雅的文人墨客也愿意为其挥洒笔墨。唐代诗人王维在《敕赐百官樱桃》中写道:“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甘蔗吃起来甜,但种甘蔗却是份苦差事。比如,“腰细腿长”的甘蔗能长到三米多高,为防止它们被风吹倒,得搭比一层楼还高的架子,用来固定甘蔗。近日,记者走进同安的蔗田,听蔗农讲述蔗田里的酸甜苦辣。

开心事

今年甘蔗收成不错

500克可卖2.5元

一场小雨过后,同安田洋村的空气更清新了。村民们趁着雨歇,开始了一天的农忙。这个季节的田洋村,甘蔗开始成熟了,蔗田上的甘蔗长得笔直,远望过去像一个个整齐的队列方阵。

田洋村的甘蔗有紫皮和绿皮两种。绿皮甘蔗近期才开始收成,而紫皮甘蔗收成期较早,9月底便开始陆续收成。收甘蔗的过程很简单,一个人、一把锄头便能完成。蔗农陈节约在蔗田里忙碌着,他双手握住锄头,用力将甘蔗的根部连土一起铲起,抖动甘蔗根部甩掉根须上的泥土,然后再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年过六旬的陈节约干起农活来仍非常利索,半个多小时,他就收好了30多根甘蔗。一根甘蔗四五斤,一百多斤的甘蔗,陈节约分批次从蔗田扛到三轮车上。他习惯收甘蔗的时候保留甘蔗的完整性,等有人要买,再将头尾去掉。他说,这样能保持甘蔗的新鲜。

陈节约说,今年田洋村甘蔗的产量不错,价格也很好,现在零售价一斤可以卖到2.5元,这个价格跟往年比起来已经算高的了。

生意经

豆渣施肥保证甜度回头客多不愁销路

30多根甘蔗,是陈节约夫妻一天的零售量。在“生产经营”方面,陈节约和妻子实行“男主内,女主外”的分工制度,也就是陈节约负责种植和收成,妻子则负责销售。如果天气晴朗,陈节约一早6点多就下地收甘蔗,然后整理好装上三轮车。妻子忙完家务后,9点左右从家里出发,踩着三轮车到城区卖甘蔗。

陈节约的甘蔗很受消费者青睐,不少人都是一次买上四五根,还有的会留下陈节约妻子的电话,买的甘蔗吃完了就给她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再来。为什么陈节约种的甘蔗特别好吃呢?他向记者透露了种植秘诀:种了30多年甘蔗,一直都用豆饼肥或豆渣给甘蔗施肥,这样可以保证甘蔗的甜度。“虽然种植成本比较高,但消费者都成了回头客,我们不用发愁卖不出去。”他笑着说。

当然,做生意难免也有清淡的时候,有时候陈节约的妻子卖完甘蔗回家已是晚上8点多了。她有个倔性子,就是带出去的甘蔗不会再带回家,宁愿降价也一定要趁当天新鲜卖完。孩子们等到晚上7点多,会忍不住打电话给她:“不要卖了,早点回家吧!”

农活忙

甘蔗能长到3米以上

竹竿插地半米来固定

甘蔗吃着甜,但管理过程极为辛苦。甘蔗长得越高产量越高,一般可以长到3米以上,对蔗农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防止甘蔗被风刮倒、折断。

同安东宅村也盛产甘蔗,记者走进田间时,看见蔗农苏欧正爬在梯子上,将4米高的甘蔗固定在竹架上。他把头探进茂盛、边缘锐利的蔗叶中,记者站在下面几乎看不到他的脸。

苏欧说,甘蔗长到1米多高的时候,就要开始将甘蔗捆绑固定在竹架上,提高抗风能力。苏欧蔗田上的竹竿横纵相交,纵向竹竿的高度达到了5米左右。为了提高竹竿的抗风力,苏欧将纵向的竹竿插入地下半米。

苏欧说,前阵子风比较大,竹竿被损坏了一些,这几天趁着没下雨,得赶紧将损坏的竹竿修补好,再把倒伏的甘蔗重新绑在竹竿上。

天伦乐

儿孙都爱吃“我种的甘蔗”

夫妻俩不愿放弃“甜蜜事业”

陈节约从20多岁开始种植甘蔗,已经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他调侃说,当年甘蔗一斤才5分钱,现在可以卖到2.5元了。他种的甘蔗,也成了儿孙两代人最爱的零食。

陈节约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很少买零食给两个孩子吃。因此,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每年甘蔗成熟的季节,这时候他们就能啃着清甜的甘蔗解馋了。

让陈节约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知道甘蔗是家里的主要收入之一,虽然嘴馋但也舍不得多吃,稍稍解馋就让母亲拿去卖。

靠种植甘蔗养大了两个孩子,陈节约觉得很自豪。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了,但陈节约夫妻俩还放不下田间的这份工作。“我现在有4个孙子,他们现在也很喜欢吃我种的甘蔗,每次削甘蔗给他们都觉得特别开心。”说起孩子,陈节约总是笑不停。

链接

婚嫁必备之品

象征爱情甜蜜

甘蔗的清甜,早就被文人墨客记录在诗文里,唐代诗人李颀在《送刘四赴夏县》写道:“扶南甘蔗甜如蜜。”在闽南地区,甘蔗也成了婚嫁中必备的一物,象征爱情甜蜜,天长地久。

同安民俗专家蒋大营介绍说,婚后新娘携新郎首次回娘家做客时,娘家要准备两根甘蔗让新婚夫妇带回婆家。这当中,甘蔗的准备也是很有讲究,要保留根部和叶子,有头有尾,寓意夫妻的爱情有始有终,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