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厦门速度”见证惊人力量 历劫重生更显颜值动人

来源:厦门网 | 作者:谢祯雷妤 | 时间:2017-09-15

海西晨报讯(记者 谢祯雷妤)穿过断树残枝,“小红马”努力找寻成功大道入口。去年此时,“莫兰蒂”台风侵袭厦门后,值班到凌晨的我,驾车努力躲避“路障”,才勉强“摸”回了家。次日,残枝被裁整,路通。再一日,双向车道恢复如常。

《昨日,痛着你的满目疮痍;今天,欣慰你的快速伤愈》,晨报于2016年9月20日刊发的此文,全景记录了各界救援行动的“全速跑”,更是见证了重建家园中令人震惊的“厦门速度”。“看你发的朋友圈,我都来不及‘慰问’你,看上去你就不是‘灾民’!”“莫兰蒂”台风侵袭厦门后的第三天,青海玉树一位义工这样发微信给我。

没有人相信,那满目疮痍的家园,是曾经秀美的鹭岛;没有人相信,仅仅数日过后,这样的秀美又回来了。而一年过后的今天,鹭岛的“高颜值”,更是引得国际上一片赞美声。

连日来,晨报记者兵分数路,回访我们曾经拍摄过的台风侵袭地,看这条条大路如今的样子。我们的摄影记者,用新旧照片的对比,告诉您一个影像中的“厦门速度”。

致敬!防御“莫兰蒂”台风一周年中,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的人们。

道路全面提升“绿装”焕然一新

作为去年全球范围内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闽南地区最大的台风,去年“莫兰蒂”带来了强风、强降雨和风暴潮,对厦门造成严重影响,城市满目疮痍,其中,厦门数十万棵树木受损,不少树木被拦腰折断,花草失去了“家园”。

这一年来,公路部门相继对环岛路、环岛干道、成功大道、云顶南路、疏港路、文曾路6条岛内道路,及翔安大道、集美大道、滨海西大道、兴港路等6条岛外道路,开展绿化景观重建提升工程。

环岛路,是厦门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莫兰蒂”过后,环岛路的绿化景观破坏较为严重,市委、市政府提出按照“恢复+超越”的总体要求,实现“绿化一次修复、景观同步提升”的目标。

改造完成后,环岛路(厦大段———机场段)沿线将分为两大风格,厦大段至椰风寨段体现“椰风海韵”,而椰风寨段至机场段体现“生态廊道”。

环岛干道在“莫兰蒂”过后,受损乔木约11400株。市公路部门、路桥集团投入人力逾两万人次,在三个月内恢复、提升绿化景观。

被誉为“大地艺术品”的文曾路,也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提升,重点打造华西的“花镜”以及溪流的景观。

不仅如此,厦门的市政道路也进行了提升改造。“莫兰蒂”让全市绿化景观遭遇重创,由市绿化管理中心管辖的15条市级主干道,绿化受损程度不一样,所以重建提升的方法也是“因地制宜”。按照灾后绿化重建提升的要求,岛内15条主干道灾后绿化景观提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化初步恢复,即补绿;第二阶段是园林绿化重点提升;第三阶段是精细化提升。

厦门对于这15条主干道的绿化提升改造,不仅仅让绿色“不打折”,同时还对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比灾前更美观,让城市主干道“绿装”焕然一新。绿化变美了,水、电、气供应更有保障了,市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去年,厦门供电公司就对厦门岛内多条道路实施架空线路入地改造提升。除了美化道路沿线,线路改造对于厦门这座台风多发城市来说,更大的作用体现在配网防灾抗灾能力上。通过线路改造,目前厦门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已经得到进一步提升。

又是一年绿树成荫、繁花盛开,经过一番洗磨,厦门的路又重返颜值巅峰,这次她带着温婉的气质和摄人心魂的美,走进人们视野。

  2016年9月15日,湖滨东路。

  2017年9月13日,湖滨东路。

同一条路,同一个角度,三天三个样子的照片曾经刷爆朋友圈,去年台风“莫兰蒂”过后几天的湖滨东路,让全世界都看见了“厦门速度”。2016年9月15日的湖滨东路围墙倒塌、路灯歪斜、路牌破碎……所见之处“遍体鳞伤”。之后,几百号救援力量冒着雨,锯断倒下的行道树,搬走破碎的路牌,扶起歪斜的路灯……16日傍晚,路障树木被清理了3500多棵,双向六车道再次出现。18日的湖滨东路,两排行道树“换了个发型”,路灯也已被扶正。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都感慨,“台风用一晚上让道路一片狼藉,救援力量不到两天就让这里再次通畅。”

时隔一年,2017年9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湖滨东路天桥上拍下照片。如今的这里一路通畅,阳光洒满整条街,绿色铺满整条路,车水马龙,车辆行人有序通行。

  2016年9月16日,集美区杏锦路水漫金山。

  2017年9月13日,集美区杏锦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集美区杏锦路,是厦门岛通往集美新城的交通要道,随着新城楼盘的不断入住,这里的交通异常繁忙。

去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袭击厦门,带来狂风暴雨,杏锦路下穿通道积水,马路成了一条大河。车辆无法通行,但解放军来了,志愿者来了,电力工人来了……人们疏通积水清理垃圾,经过十几小时的努力奋战,积水慢慢退去,车辆又恢复了通行。道路两旁的行道树被扶正了,绿化也做得更好了。

今年9月

13日,记者又来到杏锦路,看见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紧挨着杏锦路,地下工程接近尾声,地上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与去年相比变化显著。1号线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到时周边的居民进岛将更加方便了。

讲述人:晨报记者吴宇豪通讯员阮伟峰“小心点!来,一二三,用力拉!”去年9月16日,在蜂巢山路,蜂巢山社区的居民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清理倒伏树木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一根细细的绳索,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真正拧成一股力量,对抗四起的狂风、如注的暴雨,共同恢复社区美丽的模样。蜂巢山路是连接沙坡尾避风坞的通道,也是许多沙坡尾居民出行的道路。台风袭击过后,路面一片狼藉,树木倒伏、电线低垂,路过的行人和车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得知这一情况,街道立即组织人员抢救,许多志愿者也加入队伍,齐心重建家园。 9月13日,记者重走蜂巢山路,路面干净整洁,绿植郁郁葱葱。过去的一年,厦港街道着力打造高颜值的美丽厦港,共整治提升辖区建筑立面416栋、店招182块。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正展示世人面前。

  2016年9月18日,蜂巢山路

  2017年9月13日,蜂巢山路。

“小心点!来,一二三,用力拉!”去年9月16日,在蜂巢山路,蜂巢山社区的居民和其他救援人员一起清理倒伏树木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一根细细的绳索,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真正拧成一股力量,对抗四起的狂风、如注的暴雨,共同恢复社区美丽的模样。

蜂巢山路是连接沙坡尾避风坞的通道,也是许多沙坡尾居民出行的道路。台风袭击过后,路面一片狼藉,树木倒伏、电线低垂,路过的行人和车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得知这一情况,街道立即组织人员抢救,许多志愿者也加入队伍,齐心重建家园。

9月13日,记者重走蜂巢山路,路面干净整洁,绿植郁郁葱葱。

过去的一年,厦港街道着力打造高颜值的美丽厦港,共整治提升辖区建筑立面416栋、店招182块。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正展示世人面前。

  2016年9月16日,育秀东路。

  2017年9月13日,育秀东路。

倒伏的树木占据了道路,吹飞的垃圾铺满了街面,翘起的砖瓦损坏了街角……台风“莫兰蒂”的肆虐,让育秀东路一片狼藉,让行人看着心疼。9月13日,记者重新走访育秀东路,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路面、整洁的人行道、重新焕发生命的绿树,还有令人震惊的“厦门速度”。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
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