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广容器式屋顶绿化 屋顶种绿植不用浇水就能活

来源:厦门网 | 作者:汪燕妮 | 时间:2017-02-22

华美空间已试点容器式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可折算一定绿地率

厦门晚报讯(记者汪燕妮)想象一下,屋顶装上“托盘”,里面种上绿植,是不是感觉既环保又很清新?今年,厦门将推广容器式屋顶绿化,在屋顶上拼装“托盘”绿植,扮靓建筑。昨日上午,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王伟军接听市长专线,介绍厦门园林绿化灾后重建提升的情况。王伟军介绍,第一医院门口天桥、火车站天桥、湖滨北路立交桥等十几座桥梁还将试点三角梅装饰,成为城市的新景观。

屋顶绿化

“托盘”选种植物很耐旱

养护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厦门中心城区的建筑密度大,想要种植成片绿树比较难,但屋顶绿化就能巧妙地为居民送上一抹绿色。华美空间、中航紫金广场等处已经做了屋顶绿化样板,起到示范作用。

据了解,这些建筑做的是容器式屋顶绿化。工程采用拼装式“托盘”,质量轻,减少对屋顶的负荷。“托盘”内选用的植物特别耐旱,基本不用浇水,靠雨水就可以存活,也不用修剪,可以说是低成本养护甚至是零成本养护。“托盘”绿植像草皮一样翠绿,如果在屋顶大面积铺设,将大大提升景观效果。

其实,容器式屋顶绿化不仅是有美化效果,还有生态效益。绿化能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降尘降噪、隔热等,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此外,这种绿化方式的蓄水率可达43%,符合海绵城市的要求,减少地面径流。市民也不必担心屋顶会积水,也不会滋生蚊蝇。

此外,容器式屋顶绿化还能折算成一定的绿地率。如闹市区中山路,能做绿化的空间很少,就可以通过屋顶绿化提高绿地率。目前,中华城已有一部分做了屋顶绿化。

桥体美化

将用“市花”三角梅装饰桥梁,预计3月底完工

“每一座桥都要成为一道城市景观。”据王伟军介绍,今年厦门还将用“市花”三角梅试点装饰十几座桥梁,包括湖滨中路厦门茶厂旁的天桥、第一医院门口的天桥、火车站天桥、湖滨北路的立交桥等,预计3月底完工。

桥体美化将绿植花草与桥体一体化,部分人行天桥还考虑了遮阳避雨等人性化功能。据了解,厦门地铁建成后,也要通过廊桥、天桥等,将地铁站与城市建筑及商业综合体等连接起来,这些桥体届时也将美化。

此外,厦门还将推广立体绿化。在机关、学校、公共建筑的院落围墙上,种植三角梅、炮仗花等植物,突出花园城市的特点。居民家若有围墙,也提倡种植这些植物。

山体养护

网格坡体固定植绿,山脚下种高大乔木

截至2月20日,厦门列入发改委重建提升的80个绿化重点项目中,已有8个完工,66个在建绿化,很多进展已过半,6个处于前期阶段。

王伟军说,厦门的绿化灾后重建提升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春节前,是灾后重建初级绿化恢复阶段;春节后到4月30日,是精致化提升、精细化养护阶段;4月30日到6月30日,是彩化布置阶段。

狐尾山西南侧(湖滨北路与疏港路交叉口)的边坡加固及绿化重建提升工程是“三线四片”工程中的一部分。受台风“莫兰蒂”影响,狐尾山西南边坡一侧树木遭受重创,许多地方的坡体松动,局部还出现滑坡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先排险、加固处理,再恢复绿化。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先在地上搭架,清除松动坡体,加固山体,再做框架固定,填土后在网格里植绿,以耐旱的草木和小灌木为主。待山体绿植恢复后,山脚下还要种植高大的乔木。该工程预计在今年5月底完成。

【相关新闻】

绿化垃圾处理

已完成73万吨

“莫兰蒂”台风导致厦门大量树木倒伏,产生了大量枯枝败叶,带来了大量绿化垃圾。如今,这些枯枝败叶都基本被利用起来了。

据了解,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各园林绿化专业单位购置大量粉碎设备。考虑到冬春季节天气干燥,容易着火,绿化垃圾堆积发酵也容易自燃,园林部门多渠道解决问题,发动民间力量,参加处理工作。相当一部分绿化垃圾被民间企业收集再利用,其余的制成肥料,全部用于绿化提升中。

截至目前,厦门设置的44个绿化垃圾堆场中,已有43个完成清理工作,处理绿化垃圾73万吨。仅剩的农科所堆场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计划本周清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