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那些事#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发展至今,又多了许多新元素,例如游园活动。80以后的人多数都有游园的记忆:精彩的表演,好玩的游戏,精美的小礼品等。在新阳街道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内,每年都会组织社区、企业的新老厦门人举办趣味十足的中秋游园活动。大人们玩得像个小孩,许多原本陌生的新厦门人通过游园活动,都像一家人似的玩闹在一起。中秋节不再只是自己和家人的团圆聚会,随着越来越多新厦门人的出现,社区、企业、街道都可以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中秋那些事#中秋又快到了,对于厦门的小朋友来说,最期待的就是博饼啦!每一年,家长们都会自发组织博饼活动,既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多添一份乐趣,也让孩子们更加熟悉闽南的风俗哦,今天的中秋会有哪些精彩呢?期待!@两岸义工联盟 @厦门文明网

#中秋那些事#明天就到了中秋节周了,小朋友又将迎来怎样的一周呢?回顾以往,有的班级会开展“话中秋”谈话会,有的班级则是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传统节日吧~ @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海沧大小事 @海西晨报 @海沧教育局微博

#中秋那些事#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海沧区委统战部携手民进海沧总支“送文化下乡”走进新阳街道兴旺社区,宣传推广闽南文化。现场讲解展示了《闽南民间习俗》《厦门历史文化》等精品内容,赠送《闽南菲物质文化遗产从书》,并设置闽南文化有奖竞答等互动活动,群众反应热烈。@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 又是一年小区博饼时,中秋未到骰子先响,结果不重要气氛不能减。博饼是闽南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命部将洪旭发明的。 @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有这么一度电影《人在囧途》在电影的中间有这么一段,王宝强扮演的挤奶工在车上和一群赶着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简单的话最朴实的语言。唱出了我们对家的向往,唱出了爸爸妈妈心他们不求你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他们只是想你一生平安快乐的生@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每进月圆总会有触景生情的情愫油然而生,有种挂念高在云端,让距离不在是距离,有种问候来自心底,牵出一连串的思绪,有种记忆,会不时地想起你。中秋将至,祝家人朋友事事顺利,幸福甜蜜!@厦门海沧公安@厦门文明网@两岸义工联盟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小朋友最喜欢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奖品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传统民俗走近孩子生活。

#中秋那些事#在这个象征着团圆美好的中秋佳节,有这么一群人,刚刚远离家人,穿上军装,踏入军营,要度过他们军旅生涯的第一个中秋节,我想对我的弟弟以及所有新兵们说,世界和平的当今,感谢你们这些热血男儿,新时代最伟大的军人,不管你们如今身在何处,家人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祝你们中秋快乐!

#中秋那些事#中秋博饼,起源于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同安),传说由郑成功的部将洪旭发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由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博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 骰子敲打着大碗发出铿锵的声音,中秋节又要到了,月饼、博饼、赏月,最开心的还是全家人一起相聚度佳节。中秋佳节,在外的孩子们,在忙也要记得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年迈的父母 一直在等着孩子回家。中秋节,团圆节,请以明月寄去相思情。@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节那些事# 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但愿家人健康幸福,朋友事事如意,岁月静好。中秋节,我想对一直守在我身边的家人朋友说:谢谢你们,一直包容我,一直体谅我,即使我不够好,即使我爱发小脾气,即使我总是“毒舌”,但你们始终陪在我身边,不离不弃。谢谢,我爱你们。@厦门文明网@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中秋将至,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吗?不知道了吧,我来给大家普及普及…首先因为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家人团聚,其次这月饼里蕴含着一个典故,传说当年朱元璋为了起义,将带有“八月十五起义”的字条放在了月饼里,最后起义成功,月饼也因此流传下来。@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中秋节,学校为了加深与同学们的交流,在食堂用餐的同学可以领取券参加博饼活动,必须同时活跃了校园气氛。中秋佳节,与家人相聚一堂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和爸妈保持联系。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周末回家和家人团聚了~@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

#中秋那些事#记忆中的中秋,印象最深莫过于长辈自制灯笼送晚辈了。在电子设备不发达的年代,中秋节是小孩子最期盼的节日。孩子就盼着父母给自己做灯笼,待到中秋当晚,带上自己漂亮的灯笼,和小伙伴一起“选美”,看看谁家的灯笼最漂亮,随后大伙一起穿街过巷点灯笼去。@厦门文明网 @两岸义工联盟